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章(1 / 2)





  这就是会写字啊?老者忍不住笑了起来。青雀瞪了他一眼,跑到他刚才写好的字前面,伸出脚,一点一点踩平。

  这犟脾气的小姑娘!老者大笑着伸手抱起青雀,慈眉善目问道:“跟爷爷学写字好不好?爷爷给你糖吃。”青雀歪头想了想,痛快的伸出小手指,老者笑着跟她拉了勾。

  青苗站在地上,怯怯的抬头看着老者怀中的姐姐。

  这老者便是杨府的主人,已经致仕的前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太子太保杨时。他当天便牵着青雀、青苗去了学堂,告诉林嬷嬷他会亲自教这对姐妹。

  林嬷嬷有些迟疑,“青雀姓莫,她爹是莫二郎,租着老爷的地,是老爷的佃户……”您要是乡居无聊,随便做点什么不成,要亲自教导佃户家的闺女?这样的孩子,我们出面教是行善积德,您出面教就是纡尊降贵了。

  见杨老爷不以为然,忙又添上一句,“这家人才搬过来不过两年功夫,为人如何,且还不知道。”您就是真要教,总要拣个清白人家的孩子教导。谁知道那莫二郎夫妇究竟是什么人呢,莫玷污了您。

  林嬷嬷是一心为主人着想,没成想早已激怒了小青雀。

  青雀涨红了小脸,把小手从杨老爷手中气哼哼的抽出来,跺脚道:“不希罕!”拉起呆呆站着的青苗,转身跑了。

  青雀到底是个小孩儿,下午晌牵着妹妹、弟弟回到家,才一进门就闻见诱人的香味。有肉?顿时,下午的不快烟消云散。姐弟三人相互看了看,欢呼着往厨房跑去。

  祁氏在厨房忙活着,灶上炖着排骨汤。“回来了。”她喜滋滋的拉过孩子挨个儿亲了亲,指指灶上的的大铁锅,“今晚有肉吃!”

  三个孩子都舍不得走,一个挨一个坐在门墩儿上,眼巴巴看着大铁锅,等着排骨熟。

  傍晚时分莫二郎从地里回来,祁氏利落的把热饭热菜端上来,还有一大盆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排骨汤。

  “有肉吃啊。”莫二郎呵呵笑着。“孩子小,喝骨头汤好。”祁氏先给他盛了一碗,然后给青雀、青苗、青树,“慢点儿啊,别烫着。”

  青雀咪起眼,享受的嗅了嗅香味。然后小口小口,慢慢喝着排骨汤,光洁可爱的小脸上,全是满足和快乐。

  作者有话要说:  说起排骨汤,我记得梁实秋专门写过,有位朋友家的排骨冬瓜汤菜其美味,他就问人家有什么秘诀。朋友夫妇总是笑而不答,后来有好事者忍不住,揭了底,其实就是多放排骨,少放冬瓜!

  后面好像还有,不过我都忘了,就记着一个多放排骨。

  ☆、楔子 遗弃 8、春光明媚(二)

  杨集这样的地方,只初一、十五才有肉卖,平时是没有的。莫二郎干农活儿是一把好手,祁氏善于持家,两夫妇养活着三个孩子,日子倒也过的不好不坏。每逢初一、十五,祁氏必会到集上割了肉,给男人、孩子打打牙祭。

  杨集因有杨阁老这样的乡宦在,县里的差役从没有人敢来横行惹事,很太平。村民日子顺当,也就舍得吃穿。像莫二郎一家这样的日子若是放在杨集也没什么,换个村子,便会显着怪异。要知道,有些庄户人家一年到头也舍不得割几回肉,偶尔吃顿肉,必要捧着粗瓷大碗出去蹲在门口吃饭,饭碗上那一片两片厚厚的肥肉,能招来多少艳羡的目光。

  这晚一家人围坐着吃过饭,祁氏手脚麻利的把饭桌收拾干净,把碗筷拿到厨房洗刷。之后,烧好热水,大人孩子一律洗脸、洗手、洗脚。

  全部洗好的时候,天也黑透了。乡下地方不兴点灯熬油的,一摸黑就上床睡觉,拴好门,祁氏抱着小青树,莫二郎牵着青雀和青苗,回了一家人睡觉的暗间。

  青树还小,跟着爹娘睡大床,青雀和青苗合睡一张小床。祁氏哄睡青树,轻手轻脚下了床,走到两个女孩儿床前看了看。青苗已经甜甜睡着了,青雀睁着两只大眼睛,还很精神。

  “咋还不睡?”祁氏嗔怪。

  青雀从被窝里伸出小手,拽拽祁氏,“娘,我闯祸了。”声音低低的,小眼神儿也很可怜。那幅模样分明是在说,“我悄悄告诉你啊,你可别告诉爹!”

  祁氏柔声问她,“咋了?”

  青雀眼珠转了转,坐起身子,趴到祁氏耳朵边,低声把下午的事说了说。青雀小脑袋瓜里颇有些懊悔,下午这么跑出来,明天想去也去不成了呀。

  祁氏笑着把她塞回到被窝里,“叫你爹明日一大早去杨老爷府上问问,这么不听话的小妞妞,杨老爷还叫不叫上学了。”

  “不叫拉倒。”青雀躺回到被窝里,小声的、没底气的嘟囔道。不叫就不叫呗,他不教我,我还不希罕呢。

  祁氏替青苗掖好被子,温柔拍着青雀,“乖妞妞,睡吧。”被祁氏柔声哄着,青雀小脸上有了甜蜜笑容,脸皮渐渐合上,睡着了。

  祁氏坐在小床边,入神看着熟睡的青雀。莫二郎也下床过来,顺着祁氏的目光看了过去:简陋的小木床,粗布铺盖,青雀花朵一般的小脸蛋。

  莫二郎拉拉祁氏,祁氏轻轻叹了口气,两夫妻回到大床躺下。“这么娇贵的妞妞,跟着咱俩可吃苦了。”莫二郎吭吃吭吃说道。

  “孩子这不是遭了难么?没法子。”祁氏叹息。她把今天下午的事跟莫二郎说了说,交代着,“你明日到杨府去问一声,要不,青雀一准儿不肯再去。”莫二郎自然满口答应。

  第二天早上青雀还没醒,莫二郎已经到了杨府门前。“这么大的官儿,咱这庄稼人,杨老爷会见咱么?”莫二郎在门口站了半晌,也没勇气拍门。

  大门吱扭一声,打开了。门里头走出一句手拿扫帚的仆役,见莫二郎傻呼呼站着,问明原委,笑着说道:“你等等。”依旧拿着扫帚进去了。

  没多大会儿,仆役又走出来,把莫二郎带进杨宅。过了钻山、穿堂,绕过一个紫檀架子镶大理石的大插屏,前面游廊下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禽鸟,一位青袍老者立在廊下,悠闲的逗弄着一只金色的虎鸫。

  莫二郎也不敢抬头乱看,搓着手,结结巴巴把昨天的事说了,“……问声老爷,还叫不叫孩子来?”

  旁边立着位管家,听了莫二郎这话,直替他冒汗。合着你家丫头连老爷都凶了,你这当爹的连赔罪也不会,直通通问“还叫不叫孩子来?”有你这么说话的么。

  杨老爷一边逗弄着虎鸫,一边不经意的问道:“你家小闺女是怎么说的,她还想不想来?”莫二郎憨厚的笑着,“她说,不叫拉倒。”

  管家差点没晕过去。

  晨曦中,杨老爷开怀大笑起来,“叫,叫!莫二郎,回去跟你小闺女说,爷爷不生气,照样教她!”

  这天下午,青雀和往常一样,牵着弟弟、领着妹妹到了杨宅门前。青树照旧由小丫头看着玩耍,青苗依旧跟着林嬷嬷等人念书,青雀则被带到了新老师的书房。

  书房前是几竿郁郁青竹,书房内置着一张降香黄檀镶晶墨玉大案,案上林林总总放着笔墨纸砚、名人法贴等物。杨老爷坐在桌案旁,正埋头写着什么。

  这间书房不只很宽阔,房顶还特别高,特别敞亮。小青雀站在屋子当中,显得很渺小,很微不足道。

  青雀站了一会儿,四处打量一遍,咚咚咚跑到杨老爷身边,踮起脚尖,想看杨老爷在写什么。可惜,她个子太小,踮起脚尖也看不到。

  杨老爷觉察到身边那边稚嫩的小脸,嘴角愉悦的翘了起来。乡居寂寞,教教青雀这样有趣的小妞妞,甚好甚好。

  青雀想看却又看不着,哪里肯算了。她往四周看了看,椅子虽有,看样子都很沉,估计自己拉不动。拣了半天,拣了一张最小巧的凳子,使出吃奶的力气,把那凳子推到杨老爷身边。

  灵巧的踩上凳子,青雀探头看了过去。午后阳光暖融融的照了进来,青雀仿佛被镀上了一层金边,娇嫩中又透着圣洁。那探着头、专注偷窥的小模样,让杨老爷心底柔柔软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