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6章(1 / 2)





  “臣,薛护。”他放下安然无恙的四皇子,单膝下跪,拜见皇太子。皇太子笑容满面的亲手扶起他,“勇冠三军!机智过人!”

  名不见经传的小兵薛护,因为偶然间救了皇帝陛下最宠爱的四皇子殿下,而得到皇帝、宸妃的接见。皇帝赏赐他黄金百锭、珍珠十斛、绸缎百匹、白银一千,并且正式升他为带刀舍人。

  薛护,一下子有了名,有了利,有了实惠,喜出望外,傻呼呼的连声道谢。

  皇帝笑着看向宸妃,“这孩子看着是个老实的,半分不油滑。”宸妃对于救了四皇子的人自是格外看重,赞同的点头,“陛下英明!这孩子面相憨厚的很。”

  皇帝的赏赐自是表示皇帝的心意,宸妃这当娘的不知怎么感谢薛护为好,命人把他带到近前,温柔的说了一堆感谢话语。之后,赏赐他云锦十端,宫锦十端,妆花缎十端,倭缎十端。

  薛护恭恭敬敬谢了恩。

  宸妃很和善的命他抬起头,“好孩子,莫拘束,自在说话罢。今日你是未央宫的座上宾。”皇帝也微笑看着他,很和气。

  薛护诚惶诚恐的抬起头,一时间呆住了。眼前这女子雪肤花貌,似曾相识,分明是小师叔啊。不过小师叔光着头,故此没她好看。

  薛护年纪不大,只有十四五岁,还是个半大孩子。皇帝见他傻愣愣盯着宸妃看,虽是心中不悦,却没发火,只笑向宸妃道:“这孩子真实诚,不会作假。”

  恰巧文渊阁有加急奏章传来,皇帝起身回了干清宫,处置紧急军务。一行人恭送走皇帝,宸妃微笑对薛护道:“孩子,你救了我儿子,我承你的情。今后若遇到为难之事,只管来找我。”

  薛护憨厚的点头,“成,不跟您客气,有事便来麻烦您。娘娘,我真不跟您客气,您跟我小师叔长的极像,我见了您,备感亲切。”

  小师叔?长的极像?这话传入宸妃耳中,一时宸妃手脚冰冷,神思恍惚。这世上有谁知道,我还有一个妹妹呢,一个只比我小两岁的亲妹妹。

  宸妃的声音温柔又执着,“把你小师叔的事告诉我,一点一滴,我都要知道。”薛护本就没心机,这会儿看着宸妃心里热乎乎的,全盘托出,“她是我师父最小的师妹,无父无母,是师祖收养的孤女……”

  薛护说顺了口,说完小师叔,说起自己,“我才跟小师叔分别不久,正打算发奋图强呢。我家原是阳武侯族人,伯祖父阳武侯在世的时候还好,能庇护我们。这会子伯祖父过了世,爵位收回,薛家没了依仗,全靠我了。”

  语气很亲呢自然,好像跟小师叔说家常似的。

  宸妃大大的凤眼中,星光点点,“薛护,你救了我儿子,我无以为报,便送你一场大大的富贵吧。”

  封侯,那是很难很难的一件事,必须要有极大的功劳。兵部上报军功,文官们廷议通过,皇帝才好下诏。可原本就有世袭罔替的侯爵爵位,朝廷开恩赏还了,不过是皇帝一句话的事,半分不难为。

  薛护晕晕乎乎的回到家,自己也没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索性也没跟薛能说,倒头睡下。等到第二天他睡到日上三竿起来不久,礼部便来了宣旨官。

  “……已故阳武侯薛翰之弟薛干,追封阳武侯;薛干长子薛能,袭爵为阳武侯;薛能长子薛护,为阳武侯世子。”

  薛能这家长莫名其妙的接了旨,犹自一脸茫然。礼部这宣旨官极会做人,笑着冲他拱拱手,“薛侯爷大喜!陛下有口谕,原阳武侯府一并发还,侯爷这便收拾收拾,搬家罢!”

  ☆、楔子 遗弃 第38章 沈复(一)

  第一代阳武侯薛禄是永乐年间的名将,“勇而好谋,谋定后战,战必胜,纪律严明,秋毫无犯,善怃士卒,同甘苦,人乐为用”。他被封为阳武侯,府邸在鸣鹿坊,宽宏阔大,足足占了大半条街。

  从前薛能的伯父老阳武侯还在世的时候,很喜欢薛能,常命他到阳武侯府玩耍。故此薛能对阳武侯府再熟悉不过,阳武侯府的恢宏气派自然深知,听了宣旨官这句话,喜从天降。

  要知道,像薛家这样爵位曾经被收回、后来又开恩赏还的,能给个平平常常的府邸已是不错了。原府赏还,真是不敢想象,不敢奢望。

  先是突如其来的宣旨官员,然后是父亲的追封、自己的袭爵,再然后是原阳武侯府要变成自己和玉儿、阿护阿扬的家,一个接一个的喜讯砸过来,薛能飘飘然如在云端,满面笑容的向宣旨官谢了又谢。

  薛护规规矩矩站在父亲薛能身后,看上去又是欢喜,又是迷惑。宣旨官颇有眼色,觉察到这父子二人都有点摸不着头脑,微笑道:“薛侯爷何须言谢,令郎救了四皇子,立下极大的功劳,龙颜大悦。侯爷请恕下官直言,令郎一看便是有福之人,前程不可限量。”

  薛能这才有点明白过来了,谦让两句,笑容满面的把宣旨官让到偏厅待茶。宣旨官有心结交这位新进的阳武侯,和得了皇帝陛下青目的阳武侯世子,微笑说了不少恭维话语,用词典雅,宛转含蓄,让人听了心里很舒服。

  喝了杯茶,愉悦舒畅的叙了通话,宣旨官才起身笑道:“下官还要回部复命,竟要先告辞了。”薛能父子也知道他公务在身,不好多留,殷勤周到的亲自送到大门。

  送走宣旨官,薛能大笑拍拍薛护的肩,“怪不得你昨天怪模怪样的,回家不久便躲回房了!儿子,你打小如此,但凡做了好事,便要躲起来,怕被爹爹夸!”

  薛护红着脸低下头,被父亲说的很不好意思。

  阳武侯府有了新侯爷、新世子的讯息,京城勋戚们很快尽人皆知。得知详情之后,纷纷感概薛能会养儿子。瞅瞅,这儿子养的多值啊,儿子宫中立功,老子得了个世袭阳武侯,得了座富丽堂皇的府邸,福禄田、永业田、一等侯爵的俸禄,样样羡慕死人。

  贵妇们则是关注薛能的家事,“除世子之外,只有一名小女儿?子嗣未免单薄了些。阳武侯夫人是继室,不是世子的亲娘?可怜的世子。”

  对于即将踏入贵妇圈的阳武侯夫人,有人好奇,有人羡慕,更多的则是鄙夷。“薛侯爷原本只是一普通富户,便是嫡妻,能娶着什么好的?继室,那甭提了。”

  对于阳武侯夫人的品貌、才能,贵妇们并没抱什么希望。

  不过,阳武侯府的富贵、雅致,她们深有体会。老阳武侯和夫人还在世的时候,每年会在桃花盛开之时大宴宾客。灿若云霞的桃林,满园的美景,精致讲究的饮宴,让人流连忘返。

  “哎,你说明年桃花绽放之时,咱们是不是又能到阳武侯府饱饱眼福了?”“谁知道呢,或许这位阳武侯夫人小家子出身,备办不来这种盛会,也未可知。”

  话虽这么说,对阳武侯府的桃花宴,到底还是存着期待的。那么大的一片桃林,花开似锦,灿烂夺目,美的令人眩晕。

  腊月末,薛能一家搬到了阳武侯府。出乎贵妇们意料的是,阳武侯夫人根本没有广发请贴,上赶着来结交她们。怎么会?她不应该是小家子出身,目光短浅,一旦暴发,便穿金戴银的显摆,削尖了脑袋往上钻么。

  一直到阳春三月,阳武侯夫人都不曾在京城贵妇中露过面。不少人起了好奇,兴致极好的打听,“何许人也?如此沉的住气。”

  慢慢的,都知道阳武侯夫人是名孤女,父母双亡,兄弟姐妹一个没有。也就是说,她没有娘家。

  不对,也不能说她没有娘家。她还有外祖父可以依靠,并且她外祖父出自京西王氏,百年旧家,诗礼大族,族中人才济济,不可小觑。

  这讯息传到宁国公府世孙夫人沈茉耳中的时候,沈茉好似被雷击了一般,呆愣许久。孤女,没有娘家,外祖父出自京西王氏……

  彼时,沈茉正在和她的表妹、平凉侯府的七少夫人费氏闲谈,沈茉强按下心中的惊骇,装作漫不经心的问道:“如此,倒也有趣。表妹,这位阳武侯夫人姓什么,你可听说过?”

  费氏矜持的笑着,“表姐,这我还真知道!你妹夫不是在府军后卫当差么,和薛世子是同僚,阳武侯府之事,俱瞒不过他。阳武侯这位夫人是继室,不是世子的生母,她是王家的外孙女,姓祁。”

  沈茉手中端着名贵讲究的白地青花间装五色瓷盏,意态悠闲,实则支着耳朵,不敢漏过费氏的每一句话,不敢漏过每一个字。最后,听到“祁氏”两个字,沈茉的心仿佛被重重击打了一下,钝钝的疼。

  如此多的巧合,看来,十有八,九是玉儿了。

  玉儿,难道你竟不是我的手下败将,难道你处在那种境地,竟能焕发新生?玉儿,你还真是祁保山的亲闺女啊,不服输,不认命,敢冲敢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