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7章(1 / 2)





  贾淑宁诚心诚意在佛前祈祷,祈祷皇帝陛下能长命百岁,寿与天齐。陛下,您是万民之主,您不能抛下江山社稷,不能抛下天下的百姓,不能抛下您的皇子、公主啊。

  “四皇子,你知道陛下病情严重么。”贾淑宁无力的跪坐在蒲团上,喃喃自语,“你只顾着贪玩,连陛下也不顾了,真不孝顺。四皇子,你以后再不能这样了,知道么。”

  想起美丽的四皇子,贾淑宁脸上一阵潮红。殿下,你会是天下之主,万民之主,高高在上的九五之尊。浙江不过一拨乱民而已,哪用得着你出手,太大材小用了。

  殿下,此时你在哪里?你这般金尊玉贵的皇子,一直在紫禁城娇生惯养的,如今到了那蛮荒之地,吃不好穿不好的,何等辛苦。殿下你真是让人……心疼死了,贾淑宁幽幽叹了口气。

  “好香。”行军帐中,正在察看地形图的青雀鼻中闻到一阵异样香气,忍不住出口称赞。阿原坐在她身边,笑着指向桌案上的青花碗,“桂花煮栗子,你尝尝。”

  金桂飘香的时节,也是栗子成熟的时节。桂花煮栗子,既有栗子诱人的甜香,又有桂花醉人的清香,堪称是人间美味。

  青雀剥了棵栗子吃了,陶醉的闭上眼睛,“真好吃!好吃死了!”阿原忙也伸手,嘴里嘟囔道:“好吃啊,那还不快抢。”遇着好吃的,那可要先下手为强。

  青雀睁开眼睛,霸道的把青花碗拽到自己跟前,伸出双手护住,“全是我的!”阿原愉悦的浅笑,“好,全是你的。小青雀,借四哥一粒尝尝鲜,好不好?”

  “就一粒啊。”青雀装模作样的低头瞅了瞅,从青花碗中拣了粒样子小巧的栗子放到桌上。阿原夸张的唱了个肥喏,“谢祁将军赏。”忙把栗子拿到手中。青雀瞪大眼睛看着他,两人同时扑哧一声笑了。

  行军帐外,邓麒大踏步走了过来。他身边跟着个相貌机灵的小厮,小厮手中提了个食盒,显然是来给青雀送吃食的。

  快到的时候,邓麒被近卫拦下了,“邓将军,您不便进去。”邓麒听的这个火大,又是晋王在吧?我闺女的营帐,我这当爹的不能进去,他倒能!

  “我给青雀送吃的。”邓麒强忍着怒火,淡淡道:“她是姑娘家,不像小伙子似的能胡打海摔,吃什么都行。”

  “殿下在和祁将军商议军情,不便打扰。”近卫态度倒不错,客客气气的,不过也很坚持,“至于吃食,您放心,都是上好的。”

  一阵风吹过,吹起帐门口垂着的帘子。邓麒扫了一眼,只见行军帐内,青雀笑嘻嘻的坐着,晋王剥了棵栗子,送到她嘴边。

  这臭小子!邓麒恨的牙痒痒。

  不便跟近卫硬碰硬,邓麒留下食盒,黑着脸走了。

  “要是妞妞还姓邓,我非把那小子狠狠揍一顿不可!”邓麒到了宁国公的中军大帐,气哼哼的,“吃了熊心豹子胆,调戏我闺女!”

  宁国公看着作战图,没怎么理会他。

  “您怎么这样。”邓麒生气的嚷嚷,“妞妞快被人骗走了,您无动于衷!”

  “从前我还犯愁呢,妞妞这般出色,往后能嫁给谁。”宁国公目光从作战图上移开,看着气急败坏的邓麒,“晋王这一监军,这一献殷勤,我倒不愁了。麒儿,晋王这身份、地位,正配妞妞。”

  ☆、第94章 信使

  他是亲王,地位高,就能配的上我闺女了?邓麒不服气,“就凭他那模样,比女人还娇弱需要保护,也配妞妞?祖父,像我闺女这样的广威将军,该匹配一位盖世英雄,方不辜负了!”

  “盖世英雄都老了,没有年轻俊美的。”宁国公有些幽怨的说道。麒儿,祖父这一辈的人当中,或许还有能称得上盖世英雄的,再往后,一代不如一代啊。莫说盖世英雄了,有男儿气概的都属罕见。

  邓麒张口结舌,“年轻俊美的?”年轻是应该的,俊美真是出人意料。祖父,我怎么不知道,您挑曾女婿,还在意相貌呢。

  “妞妞长的这么好,当然要匹配一位年轻俊美的郎君。”宁国公口气自然而然,“晋王相貌美丽,身份贵重,和妞妞正是天生一对。”

  “他,他有未婚妻子……”邓麒目瞪口呆半天,仓惶说道。

  “万贵妃活着的时候,他们都没有成亲,更何况万贵妃已去了。”宁国公不以为意,“晋王和贾氏都已长大成人,赐婚旨意却迟迟不下,显然是不成了。”

  贾氏,根本不用放在心上。

  “本朝哪有亲王监军的?晋王却跟着咱们来了。他为的是什么,陛下为什么能答应,一眼便能看出来。”宁国公耐心跟邓麒讲着道理,“麒儿,晋王这份心意,是难得的。小青雀吃够了苦头,该有个真心疼爱她、又能护住她的夫君。她若做了晋王妃,普天之下有谁能给她气受。”

  皇帝格外疼爱晋王,朝野皆知;邵贵妃和景城伯府世子夫人是亲姐妹,爱屋及乌,也会善待青雀;晋王为了青雀煞费苦心,往后哪能待她不好?宁国公越想越满意。

  “王爷哪有不风流的?反正我不乐意。”邓麒小声嘟囔。

  “晋王不会。”宁国公断言,“我看人准着呢,晋王绝不会风流成性,他眼眸单纯明净,没有混浊之色。”

  邓麒还是一副心有不甘的样子,宁国公笑道:“你呀,有闲功夫不如多琢磨琢磨如何平定匪乱。妞妞在呢,你这做父亲的若不能战功赫赫,可是极失颜面。”

  邓麒拍胸脯,“哪路匪徒最强悍,您交给我!保管打个漂亮仗,不给您丢人,不让我闺女看笑话!”

  宁国公招手把他叫到近前,和他一起看起作战图,讨论起作战计划。目光扫过钱塘江时,宁国公在一处名叫谭家庄的小地方逗留许久。

  邓麒好奇问道:“打到钱塘了?”宁国公缓缓点头,“快了。”这拨流民人数众多,声势浩大,行动起来很是迅捷。仔细想想,还真是不能掉以轻心。

  邓麒呆了呆,“怪不得武定侯阴沟里翻了船。祖父,武定侯也算是位英雄人物了,却在流民手里吃了大亏。”

  宁国公闷闷的看了邓麒一眼。

  邓麒不明所以,“祖父,怎么了?”宁国公忍耐的又看了他一眼,叹息道:“麒儿,你说武定侯是英雄人物,那你说说看,武定侯有什么英雄事迹。”

  “他是收复河套的英雄啊。”邓麒听见宁国公这话,先是怔了怔,继而有点不知所措的说道。打败蒙古,收复河套,这是多大的功劳!有这一件,他足以称得上英雄了,还用得着别的么。

  宁国公黑了脸。

  邓麒摸不着头脑。

  “成化三年,英国公奉命佩平虏将军印,节制八万边军,准备收复河套。”良久,宁国公忍着气,慢慢说道:“英国公才到边塞不久,便上书朝廷,说蒙古势大,请再拨十万精兵增援。否则,应退回内地,以守为主。”

  邓麒努力回想着,“嗯,好像是有这么回事。祖父,那后来朝廷增兵了么?”

  宁国公皱皱眉,接着说道:“朝中不少官员弹劾他欺漫,恰巧这时英国公病了,回京休养,由当时的武定伯赵越接任平虏将军。”

  “接下来,武定伯大展神威,和巡抚谭咸、监军胡元一起,大胜蒙古军,收复了河套地。武定伯论功升为武定侯,谭咸、胡元也各有封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