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05节(1 / 2)





  悠闲的时光总是短暂,临近下午,鱼莜和柯奕臣准备打道回府了。

  走之前,鱼莜给惠子包了一大袋的水饺放在了冰箱里,以弥补她没有做早餐的食言。饺子馅儿基本都是用冰箱现成的食材,有什么就包什么了。

  惠子特别开心,说她要省着点吃,撑到鱼莜下次再来的时候。

  回去之后的当天晚上,鱼莜在手机上看好了去胶东的机票,赶巧不如赶早,就定在了下周末。

  去胶东的前两天,鱼莜把自己常做的几道菜,给四位主厨当面演示了一番。

  这几道菜基本都是归鱼莜出,其他主厨也会,但是制作的手法会略有不同。鱼莜怕她不在的这几天,会有顾客反应味道变了,所以给几位主厨都仔细演示了一遍。大家都是做了几十年菜的老师傅,看着鱼莜做一遍,自己熟悉两遍基本就复原了。

  鱼莜盯着几位主厨做了一遍,又挨个把关尝菜,确认味道相差无几,才放下心来。

  她这般严谨的做派,让冯若若有种不好的预感。

  “总厨,你不就是回去探亲几天吗,怎么搞得像一去不回一样?”

  鱼莜没好气地:“怎么会,你这小子是不是咒我?”

  有人嘲笑冯若若:“现在总厨和老板成一对了,你还担心她会跳槽吗?”

  所有人都觉得鱼莜名义上是主厨,实际已经是老板娘了,除非她跟柯奕臣掰了,不然不可能跳槽。

  鱼莜手下的头号帮厨是冯若若,专门给她切菜打下手。鱼莜一走,他就要被分到李奕山手底下,李奕山脾气不好,每个帮厨都挨过骂,他有点担心也是正常的。

  冯若若也觉得是自己多虑,沁园春如今能重回三星,大半都是鱼莜的功劳,她也是看着沁餐厅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哪能这么轻易地割舍呢。

  她这回手把手的教学,让几位主厨收益良多。他们平时常见鱼莜做菜,也没觉得和她差在哪儿。

  今天,静下心来,完完整整地观摩了一遍鱼莜的做菜过程,发现她对调料的把控极其严格,从先放什么再放什么的顺序绝不能乱,再到精确到每勺和一勺半,他们才知道原来,哪怕是放调料顺序的变化,都会影响最终菜品的口感。

  主厨们可算是明白为什么,鱼莜当初上任总厨的第一天,就要求把所有调料罐里的勺子用统一的型号,哪怕厨工们不小心打碎了,也要去买一样的补上,就是怕把控不准调料的量。

  像他们这种烹饪多年的老师傅,相比鱼莜这个女孩子,粗枝大叶很多,做菜喜欢靠经验和感觉。有的时候年纪大了,忙中出错,导致转身切个菜的功夫,回头就忘记锅里放没放盐了。

  鱼莜说,经验是他们的优势,但绝不可以只拿经验来当成做菜的标准。

  他们这才恍然,自己的厨艺一直停滞不前的原因,可能就是缺少了这份要把每盘菜都做到完美的认真和细心吧。

  钱昆甚至开玩笑地说:“如今,你才是我的半个师父。”

  鱼莜忙说:“不敢当,钱师傅你快别说这话了,这是让我折寿啊。”

  她也是怕这次回去,临时会有什么变故,才会和他们多交流一些。

  因为她爷爷就有这个毛病,放过的调料忘记了,又会多放一遍。她看到以前餐厅顾客们留下的投诉留言,大多都是反应菜太咸了或太淡了,鱼莜猜想四位主厨年纪都不轻了,可能是这个原因。

  她心里是很尊重这些老前辈的,烹饪有时候也是一件单调的事,刚学习一道新菜时,还有新鲜感,而当把这道菜做了上百遍,上千遍时,那就跟刷牙洗脸一样,枯燥是不可避免的,能在后厨里坚持这么久的人,都值得尊重。

  她也时常跟厨工学员们说,永远对这行业保持尊敬、热爱和谦卑,才能使他们在这条路上走得更长远。

  鱼莜希望自己不在沁园春的时候,也能照样运转。沁园春就像一个偌大的八音盒,他们每一个人都是里面的齿轮和组件,而这个八音盒年久失修,齿轮已然生锈,她只不过是送来了润滑油的人。

  她没有把自己看得那么重要,她相信,一家餐厅是具备自己的生命的,现在的沁园春生机勃勃,这个八音盒完全可以独自运转起来。

  *

  从苏州到胶东,要先开一个半小时的车去魔都的机场,然后做两个多小时的航班。

  柯奕臣知道鱼老爷子烟酒不忌,特意拿了几条好烟,两瓶洋酒,一箱子红酒,苏州本地的特产的茶叶,大箱小箱地拎了一堆。

  上了飞机,鱼莜还在担心,时隔一年没有看到师父了,虽然他老人家一直报喜不报忧,但她还是很在意他那腰疼的老毛病,有没有更严重?

  同样也担心,爷爷对柯奕臣有什么看法,自己突然给他带回来一个孙女婿,也不知他会是什么反应。

  柯奕臣倒是一点也不紧张,看鱼莜拿起手机又放下,看了会杂志又放回去,干脆给她递了个眼罩,让她睡一会。

  靠着他的肩膀,鱼莜莫名感觉心安,闭上眼很快就陷入浅眠了,再度睁眼,飞机已经落地了。

  胶东靠海,机场修建得似乎也离海不远,一下飞机,鱼莜能从空气中嗅到了那一丝属于大海的咸腥气息。

  看着形形色色的人,和周遭陌生的景色,踏上这块名为胶东的土地上,听着跟爷爷相仿的口音,鱼莜忽然有一种终于回到了自己真正家乡的感觉。

  第124章 结局  冰雪消融。

  鱼莜早已不记得家乡的模样。

  她只依稀记得, 原来鱼家的酒楼紧靠着海边,每天下午四五点钟,太阳快落山时, 他们家的阿姨都会领着他去海边玩。那时候鱼连海在忙着经营酒楼, 无法日常照顾她,所以都是请保姆来照料。

  后来, 靳家出事,鱼连海为了不让鱼莜的母亲带走她, 也为了能够好好教导两个孩子, 便一声不响地关闭了酒楼, 带着他们俩来到了南方城市隐居。

  外面白雪皑皑, 银装素裹,一眼望不到头, 积雪虽然没有到膝盖这么夸张,但目测三十公分也是有的。

  靳城得知他们要来的消息,早早地到了接机口来接他们。

  靳城和柯奕臣一起帮忙把东西放进后备箱, 上了车,靳城从后视镜里看了一眼他二人, 眼里颇有几分无奈:“怎么突然想起来回来?”

  “这不是你说回家看爷爷, 我也想起好久没见他老人家了, 怎么了, 爷爷知道我回来开心吗?”鱼莜趴在他椅背上问。

  “师父知道你回来当然开心, 但是知道你突然给他带回了一个孙女婿, 那就另说了……”

  靳城从烟盒里摸出一根烟, 想到车上有鱼莜在,又放了回去,他想了想, 还是叮嘱了柯奕臣一番,“我师父嘴硬心软,脾气还怪,挺难搞定的老头,而且莜莜是他最宝贝的心头肉,待会见了他,你可做好准备。”

  柯奕臣从鱼莜那儿,已经大概了解鱼连海是个怎样的长辈,听到他善意的提醒,眉峰微敛,说:“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