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自从认识了你每天都在死人_71(1 / 2)





  “那我便都拿走好了。”叶思睿接过书道谢。

  回屋细看,果然如范知所说,记得是各乡各里地理沿革,风俗人物。其实他心里隐约已经知道了吴信天在找什么,但对于从何下手也有些茫然。和临县是前朝旧制,归善里则是高祖在位时所设,是和临县东南角的一百一十户人家。他逐册翻看,慢慢发现了蹊跷:同一年,归善里各户的田税比其他地方的总要低五六成。同一年不会有饥年丰年之别,就算此处的土地比别处差吧,怎么会少这么多?而且,前些年与别处也不过是一两成的差别罢了。从天显元年开始,交上来的田税越来越少。

  其他也有不对,同样是天显元年起,归善里从未有人入读县学。连续四年,一百多户人家竟没有出过一个秀才,简直匪夷所思。何况和临县毗邻京城,是科考大县,往前翻几年,归善里也不是这幅光景。

  叶思睿合上书。这说明了什么?

  叶阜下堂回来,立刻来找他。叶思睿见到他想起另一件事,“这四五年间和临县有没有衙役失踪过?”

  叶阜想了一会,“若我记的不差,有。”他一面说起,一面叫衙役按他吩咐去找卷宗,“那个衙役叫牛朴,四年前归善里的田税骤减,里长在早堂上受质问,只说收成不佳。岑县令疑心他们隐瞒不报,派衙役去督查,谁知他一去不返……”岑县令就是岑光霁,在安顺侯寿宴上中的毒解了,但是身体虚弱了很多,叶思睿派人送他回家后就再也没见过。

  “为何不查?”叶思睿急切地问。

  “查了。”衙役送来卷宗,叶阜一边凭记忆讲述一边翻看核实,“这一次派了大队人马按路线一路找过去,找到归善里,里长说根本没有衙役来,同乡的各户人家皆可作证,几位里老人也发誓没有见过,喏,口供都在这里。”他把卷宗推给叶思睿,叶思睿一看里长是冯弘广就露出一丝冷笑。

  叶阜又说:“无凭无据,四下找遍了,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岑县令也没办法。最后派人去核实,归善里确实收成不佳,只好草草结案。”

  可是撞到我手里了。叶思睿说:“你陪我去看验尸。”于是一起去刑房,一路上叶思睿简单讲了沿路的发现。

  “这是怎么回事!?”叶阜惊诧十分,“私藏□□,还袭击县令,暗害衙役……这是要谋反不成!?”

  “只怕本来就是一群反贼。”叶思睿说。

  他们本以为会见到验尸的场面,一进去,就看见夏天舒和仵作巴巴地等在灶台边,灶台上一个坛子咕噜咕噜烧着,酸气弥漫。

  叶思睿一看就知道与先前叶思睿所说的“煮骨”。叶阜却不知道,笑问:“你们在这里偷懒吃东西么?”说着要凑上去看他们煮什么,夏天舒握住他的手腕。“别动。”

  叶思睿心中微妙得有些不痛快,也说不清原因,可能是这里的酸气太重了吧。“玉峰,你过来,他们在煮骨呢。”

  叶阜退到他身边,“煮骨是什么?”

  夏天舒还没回答,仵作抢先说:“回县丞大人,煮骨乃是阴雨天检验白骨的方法,用炭火来煮醋,放入盐、白梅同骨一道煮,等煮到千百滚后取出,用水洗了,对着日头照,有伤痕即可见到。若是晴天则不用这么麻烦”

  叶阜于是笑道:“这法子真奇妙。”

  叶思睿也觉得奇妙,但四个人一起紧盯着灶台上的罐子,里头咕噜咕噜煮的却是人的尸骨,这场景怎么看都有些诡异。

  “好了。”夏天舒说。水沸腾了一阵子。仵作熄灭灶火,用厚厚的布裹着把坛子搬下灶台,掀开盖子。一时酸气浓的睁不开眼。等叶思睿缓过神,夏天舒和仵作已经铺开白布,待罐子里的玩意稍微冷却,便将骨头一块块捞出来放在白布上。

  叶思睿已经见过夏天舒面不改色地拼骨了,只是从煮沸的罐子里捞骨头又是另一种体验。夏天舒和仵作捡起一些关键处的骨头检查。“你看。”夏天舒举起一根骨头,叶思睿和叶阜也只好抑制不适感,凑过去看。那根骨头弯弯曲曲,上头一抹青黑之色,是生前所受的伤。

  “这是什么骨头?”叶思睿问。

  “肋骨,左右肋骨各十二条,八条长,四条短。”夏天舒不待他问又说:“这是短的。”

  叶思睿突然觉的这酸气也不是那么难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