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68节(1 / 2)





  他是帝王,不能因为一已之私就剥夺别人的喜好。

  在他登基前一晚,皇爷爷问他,想当一个什么样的皇帝?

  他当时想了很久。

  他生父是奉元帝,那个只知吟诗作赋,被金人掳去,颜面尽失,绝称不上一个好皇帝。

  皇爷爷生性喜武,做事雷厉风行,如今朝廷能够河清海晏,有一半是被皇爷爷的杀伐果决给吓得。

  而皇奶奶善于琢磨人心,做事喜欢以利诱之。她杀过的人一巴掌都能数得过来。

  皇爷爷和皇奶奶称得上好皇帝。相比起来,他更喜欢皇奶奶的做事风格。

  但是他没有皇奶奶那近乎洞察一切的老练,他看不透人心。

  他想当一位好皇帝。那就只能当一位仁君。知人善用,不强人所难,方是为仁之本。

  最终那个被他一气呵成写出来的诏书被他封在了盒子里。

  在他没有找到法子前,它永无重见之日。

  阳光明媚,风光无限好,这天批完奏折,赵烜放下珠笔,伸了伸身子。

  下人来禀,“两位太后有请。”

  自他登基后,天皇和女皇真的撒手不问政事,凡事都要他自己处理。

  跟去年监国相比,赵烜处理得政事越发多了,几乎除了吃饭睡觉就是上朝和批发奏折,没有多余时间。近日也没去后宫看望她们。想了想,也该去后宫看看两位母后了。

  请安问好后,两位太后又谈立后之事。

  赵烜不愿,借词搪塞过去。从后宫走出来,赵烜走到前殿。

  站在殿前,威武雄厚,至高无上。

  可是她不愿进来,赵烜心中隐隐作痛,问旁边的护卫,“先生可曾定下人选了?”

  护卫一五一十回答,“已经选好了人。对方说回去跟父母商议。”

  赵烜望着外院,久久不语。

  陆时秋选中的这人,名叫周正,容貌端正,虽不及赵烜的好看,却是老实厚道。

  这一年来,陆时秋从各方面试探过他,甚至就连他的家人都多次款待,邻里关系也极为融洽。人品绝对没问题。

  木氏一开始有些想不通,相公为何要这么一个人家。

  陆时秋却道,“咱女儿不适合官宦之家。那些大户人家的女子都像段黎书一样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囡囡嫁进去,不比入宫强多少。”

  木氏点头,“可是周家是商贾之家啊。”

  “周家世代经商,其父从小就走南闯北,见过不少世面,家里的儿媳常年出来抛头露面打理生意,规矩少多了。家里不缺钱,咱闺女就适合这样的人家。”

  木氏被陆时秋说通了。

  陆时秋找个机会跟周正谈明此事。

  周正被这天大的馅饼砸中,呆愣好半晌,可他没有被喜事冲昏头脑,只道回去后跟父母商议。

  陆时秋点头,“那是当然!婚姻是结两姓之好,你父母若是没看上令仪,也是人之常情。只是我这闺女,无论成婚与否,她都不会丢掉官职。所以你们务必想好再回答。”

  周正知晓先生的意思。

  其实他对小师妹也多有好感,长得好看,还聪慧过人,更重要的是,一点也不骄纵,识大体。

  他回去跟父母一说,父母倒是议论开了。

  周家父母有四个儿子,前三个儿媳都是贤良淑德。

  得知小儿子的先生有意将女儿许给小儿子,也知晓陆令仪是个女官,他们也没有女人就应该待在家的想法。

  只是觉得小儿子将来要被岳家骑一头。

  倒是周父想得要多一点。他们家有钱不假,但是没权。每年贿赂官府就得花掉不少银子。

  如果小儿子娶了女官,那他们家可以省下一大笔钱。

  更不论,两家结亲,陆先生对女婿的学业只会更尽心。

  周父抽着烟袋锅子,“你先生是个大才干的。我看他一早就想找个乘龙快婿。估计就是看中咱们家不拘泥于小节,咱们做人要感恩。”

  周母有些不愿意,“可是将来咋办?咱儿子以后都被婆娘压一头吗?”

  “那怎么了?人家可是状元的女儿。自己也是状元。咱儿子就是比人家低一头。能娶上,那是咱老周家祖上烧高香。就是把她娶进门供起来,也是应该的。”

  周母一听娶进来的儿媳还要供着,心里就不舒服。只是家里一向是他男人说了算,她也不好说什么。

  周父当即就道,“我明儿就去采买一些定亲用的东西。咱老周家不能太失礼。”

  周正有些不好意思地挠头。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敲门声。

  周母去开门,一个长相俊俏,浑身贵气的公子哥站在门口,唇间勾起一抹笑意,“请问这是周正周公子的家吗?”

  周母双手在围裙上一擦,结结巴巴道,“是……是,这是周……周家。”

  “你说什么?”陆时秋定定看着对面的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