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741.第741章 战争升级(2 / 2)

像巴基斯坦这种,加注燃料的时候所有国家的间谍卫星都看得真真儿的,苏联人还好心地提醒了一下阿富汗发展公司的“愣头青”,你们相当危险!

就在巴基斯坦的弹道导弹加注燃料到一半的档口,蜘蛛人发飙了,把地下发射井点爆,发生了令全世界不忍直视的“意外爆炸事件”。

也不知道是巴基斯坦人没有安装核弹头还是他们的核弹头很安全,他们的爆炸只是常规的小蘑菇,摧毁了发射井机器附近的附属设施,却没有真正的裂变。这已经够巴军方心惊胆战。

稍后,阿富汗总统汗流浃背地发表了演说,声称:在潜伏特工的帮助下破坏了巴基斯坦当局丧心病狂的核导弹发射计划。

总统大人其实觉得阿富汗发展公司的家伙才丧心病狂,不过,这个时候,他已经完全不敢违背发展公司的意志,这帮家伙什么干不出来?

总统这番言论则是善主的反间计,让巴军方对自己的战略核导弹团队疑窦丛生,破坏他们的团结,同时误导他们的调查方向。

到目前为止,有核国家,世界军事大国巴基斯坦被没有明确苏联支持的阿富汗军队打成狗,令国际社会非常惊讶。

而巴基斯坦政府则开始用义正词严的语气向阿富汗入侵者发出严厉的谴责,称其对主权国家的军事入侵为骇人听闻,号召全世界热爱自由和平的人民团结起来,共抗残虐的敌人。

就在巴基斯坦发表声明的当天,第二代导弹狂魔善主大人突然发起一次针对奎达南部城市锡比的袭击,因为这里集中了大量的军备物资,是巴军为了收复奎达而囤积的后勤保障基地。

这一次导弹狂袭的规模已经下降到300+枚,不过,仍然对该地区的军事目标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这表明空射滑翔巡航导弹可有效地突破巴基斯坦的防空网络。

巴军的防空导弹数量不多,拦截成功率有限,给他们伟大的抵抗事业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苏联军队甚至估计,如果是己方军队,面对蝗虫般的超音速导弹,恐怕固定目标也是凶多吉少。发展公司居然有如此科技实力!

当然,最要命的是他们的导弹的数量,这个时候,大家都不知道剑齿虎导弹是从寄生植物上采摘下来的“果实”,就连智能模块都是脱胎于大鼠神经元的生物产品,而可再生的生物资源是予取予求的。

相对于各国巡航导弹的价格,比如美国的战俘巡航导弹,造价可达100万美元,像阿富汗导弹这种空袭规模,一次300枚就要耗费3亿多美元。

剑齿虎可谓廉价得很,总之,生产线上简单的流程,把生物能量变成了可观的杀伤力,火力直逼全世界一流的军队。

SaberII把可回收式的导弹作为廉价导弹的入口,而善主的廉价导弹则是超音速的,不需要回收的,显然更胜一筹。

至于情报方面,善主并没有花几十年的功夫建立完善的间谍组织,而是利用了黑客技术,入侵大量的巴基斯坦平民的手机,这些平民会跟在军队服役的士兵通讯,通过让程序分析这些通讯内容,通讯地点,可以知道大致的军队集结的方向。

类似的方法,甚至可以探测到连巴基斯坦军方自己都不知道的民间的物资的流动发方向,由于战争的爆发,大量的物资成为军事物资。由于电信科技水平有限,巴基斯坦没有自己的强大保密网络,很多的资讯被黑客唾手可得。

比如,善主可以监控物流公司的通讯,找出物流异常的变动,几乎可以一找一个准,不论巴军方如何善于伪装都逃不脱物流系统的情报泄漏。

每一个巴基斯坦的老百姓都是善主的耳目,因为他们会情不自禁地讨论自己看到的军车、坦克、飞机。一个老百姓可能会撒谎、误导,而大数据之下,多重情报之下,在间谍卫星的确认之下,大量的军情都暴露无遗。

超级电池的威力无处不在,在间谍卫星上的贡献也是如此。普通的间谍卫星,一般采用的轨道希望自己的太阳能电池板永远对着太阳,以便获得充足的电力,这就不能是地球同步卫星轨道,他们的间谍卫星经常会离开监控区。

而善主的间谍卫星的超级电池可以储存大量的白天的电力,可供晚上尽情尽兴地使用,因此可以永远固定在某个区域的上空,随时调用。

这个时候,位于坎大哈的坦克生产线开始运作起来,这一次,采用苏联阿玛塔主战坦克的外形,这是全球第一个使用无人炮塔的高科技坦克,因此炮塔很低矮。要伪装阿玛塔,同样需要无人炮塔技术,用遥控的方式控制头顶的机枪。

不过,苏联的阿玛塔机枪旋转的时候需要跟主炮塔同步,影响主炮,还不够快,善主认为不足以应付巷战,改动了一下,使其拥有自己的旋转机构,可以高速指向隐蔽在高处的敌人,尤其是感知到激光照射的时候。

从外表看,就这点区别了。内部自然还是斑点狮坦克那一套。苏联人都看傻眼了,因为他们自己还没装备阿玛塔,还是90式为主。

冒牌儿阿玛塔的驾驶员经过幻镜的虚拟培训,立即参加实战,开着阿玛塔强攻奎达城。

光天化日之下,掌握了制空权的阿富汗空军护驾,阿玛塔装甲部队一路畅通,击毁敌军一个个要塞,奎达军区全面告急。

无人炮塔的阿玛塔不需要排烟,炮管做得十分结实,同样125mm的滑膛炮的威力比苏联T90还要凶猛,攻击坚固要塞的时候更是得心应手。

士气低落的巴军开始大规模地被俘虏,他们绝望的空军进行了一次反击,以寡敌众,惨败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