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017章 变化(2 / 2)


“全班28名,全年级297名,夏路,你……”郝甜看着成绩单,她从全班第39名进步到第38名,夏路从第40名直接杀入2字头。

“你……进步的太快了吧!”郝甜惊呼道。

10月份的夏路是学渣。

11月份的夏路有所进步,他脱离了学渣区,有望考取一所最普通的大学。

12月底的夏路,536分,全年级前三百名。

江城二中全年级前三百名意味着,夏路有望过一本线啊。

这简直不是进步了,而是飞跃。

下了晚自习,夏路来到红华便利店。

夏国华、崔敏红已得知儿子的喜讯,夫妻俩很欣慰,崔敏红已率先回家,她正在为儿子准备一顿丰盛的宵夜大餐。500多分,全年级前三百名,再用烤肠之类的简易食物打发儿子就不厚道了呀。

夏国华独自守着店,他等到了从学校归来的夏路,决定提前收工回家。

最近各行各业的生意都不好做,寒冬已至。

店里只有一个客人,老客户,梁老师老梁。

老梁之前教什么的,至今仍是个迷。

但街坊邻居都晓得,老梁确实是个文化人,他懂的知识可多了。

也是巧了,每逢夏路拿到成绩单的日子,老梁都在店里买东西,不早不晚,老梁付账的时候,夏路刚好进店。

“夏路回了,高三可辛苦了吧,你一定要顶住,敢于打恶仗,才能取得胜仗。”老梁掏手机扫码付账,作为小区里知名的文化人,老梁非常关心高三学生夏路的学业。

“梁伯伯说的很对啊,我记住了。”夏路点点头道,他对梁伯伯十分尊重,梁伯伯每个月在他们家的店子里消费超过两千元。如果人人都献出一点人民币,小区里再多几个梁伯伯,世界将变成美好人间。

“夏路这次考了多少分?”老梁付了钱也不急着走,而是关切的询问。

“536分,全年级第297名。”夏路说到,他知道梁伯伯一定会在第一时间作出精确而深刻的分析。

“可以嘛!”老梁赞扬道,他就像是个行走的数据库,立即给出了他的数据分析:“我们荆楚省高考录取线的绝对值每年都在波动,今年的省理科一本线是522分,去年是508分,前年甚至只有498分。我大胆预测,明年也就是夏路你参加高考的时候,我们省的一本线在530分左右……根据?我当然是有根据的,这说来话长,你信我就好了。”

“我们荆楚省绝对不是一个教育弱省,荆楚省的教育水平非常强大,毫无疑问是全国前几名,荆楚学子在考试方面牛逼的很。对于包括你夏路在内的许多荆楚学子来说,过省一本线一点儿都不难。难的是能高于一本线多少分,50分,80分,还是100分以上?”老梁口若悬河,讲的是神采飞扬,好像是他家孩子即将参加高考似的。

“哎,最近几年不知道是什么个情况,为什么重点大学越来越难考了?”夏路的老师们天天都在说,你们的高考分数如果没有超过省一本线50分以上,那你们被省内传统意义上的重点大学录取的机会就很渺茫了。

没有超过省一本线100分以上,什么华科大啦,什么电子科技大啦,各种交大啦,各种带“中国”抬头的双一流大学啦,你想都不要去想。清北这种级别的学府,那得再加50分才堪堪触碰到他们的投档线。

如果省理科一本线是520分,夏路他们这些学生要想考取华科大,那得考到620分,要想被清北录取,至少670分起步。

难不难?

真特么难啊。

这个月夏路跟老梁之间谈的内容,跟上个月有很大的区别。

不知不觉之中,夏路跟老梁就考取重点大学一事展开了深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