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72章 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1 / 2)


重云当下就想着,意思就是说他心胸狭窄咯?

只是他自己也清楚,话自然是不能这样回的。

于是重云只能强忍了不耐,微笑着道:“是啊,陆大师自然是好的,我与他有过一面之缘,确实是位难得的青年才俊。”

这种场面话,对于有竞争关系的同行人来说,听听就罢,没谁会当真。

但这跟他打电话的却是个一根筋的主,竟然松了口气,连声道:“哎,对对,不过重大师你还是说的不够准确,这陆大师岂止是青年才俊,你是不知道,有不少老家伙私底下称陆大师是个鬼才呢!”

嘶……

牙疼。

重云听得直倒酸,却偏偏又要按捺着性子与他周旋,听了一箩筐陆子安的好。

真不知道这人是不是陆子安故意安排来气他的。

攒了一肚子的气,偏偏还没处发。

重云挂了电话,端起茶杯喝了一大口,淡淡地扫向风无羲:“你的玉雕做得怎么样了?”

“跨界有点难度。”风无羲声音平静:“所以我还在努力练习。”

“嗯,去吧。”

风无羲没多话就直接走了出来,因为他非常清楚,那杯有多烫。

既然重云端着架子,宁可忍痛直接咽下去,也不肯在他面前示弱,那么他问也没有意义。

只是既然已经这样了,看来这几天都得喝粥了。

然而与华夏境内的关注点不同的是,鹰国与镁国的民众们,此时更多的都在关注漆艺比赛的结果。

的确如国人所想的一样,这个戏剧性的转折和结尾,给了国内外大师们一种当头棒喝的感觉。

有人将比赛的视频发布在了youtu官网上,短短半小时内的点击量就达到了数十万,而且还在呈直线上升的趋势。

许多大师开始正式认识到了陆子安的影响力,这种影响,不仅仅局限于国内,而是真正的国际性。

有不少国外的大师甚至已经开始琢磨着,近期或许可以考虑来趟华夏游。

评论也是各具特色。

一般来说,人身在局中的时候,看到的更多的是有利于自己的事情。

如华夏国人,如傀国民众。

他们互相指责,或怨怪或自喜。

很少有人站在中立的立场,认真地分析这场比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尾。

而其他国家的人则不会,网上出现了很多令人耳目一新的言论。

【我追踪这个陆子安有一阵了,发现他每次做的东西都不一样。】

【的确如此,不过我感觉他做东西有个规律,就是喜欢综合。】

【听说他是宣传传统文化的,但是他做的东西全都在创新,两者是否有冲突?】

【他跨界如此之快,究竟有何秘辛?为什么都没有人问过他?】

这个问题,其实很多人也都想过。

不过华夏一般认为当面直接问其隐私,是一件非常没素质的行为。

而且由于陆子安地位声势水涨船高,众人在他低微时拉不下脸,在他高高在上时却又鼓不起勇气。

因此,直到现在倒也真没人这样质问过陆子安。

这个问题像长了一样,飞快地传回了华夏。

于是第二天到工作间的时候,许多人都在默默地观察陆子安,暗自交流着眼神。

而陆子安毫无所觉,专心致志地进行着乐器的制作。

他最新的创意,来自对玉的深入了解。

玉是没有生命的,但是它却能将中国古典文化的清隽雅韵充分的表达出来。

它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慢慢地将古韵诉说。

而陆子安则希望,能通过他的努力,让玉发声。

玉之所以难以做成乐器,就是因为其质脆。

他以金银错技艺为基底做出的乐器,恰恰弥补了这一遗憾。

通过精心雕琢和设计,最终陆子安做成了……玉琴。

“琴?”杨大师怔住了。

旁边一位大师皱了皱眉:“一把玉琴?确定能弹吗?”

不会弹一下就裂了碎了整个废了吧?

陆子安指尖落在琴弦上,轻轻一抚,微笑道:“绝对能弹。”

“不过老兄你这话倒是说错了。”另一位大师笑着摇摇头:“琴不是一把一把的,是一张琴。”

是的。

经常听人说“一把古琴”,“一台古琴”、“一架古琴”,其实这些称呼用在古琴这件古老且蕴含文化底蕴的乐器上未免有些轻浮。

有人点头表示附和:“苏轼《行香子·述怀》就有: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另一人也沉吟道:“也有说床的,一床琴,比张字显得更为庄重。”

“一床琴”的称谓来源于搁琴的器具,汉代刘熙《释名·释床帐》曰:“人所坐卧曰床。床,装也,所以自装载也。”

装载是床的特点,杨之水先生指出:“凡上有面板、下有足撑者,不论置物、坐人或用来睡卧,它都可以名之曰床,比如茶床、食床、禅床。”因而放置器物的支架、基座也可称“床”。

比如放琴的器具叫琴床,如自居易《和裴令公新成午桥庄》“瀑布溅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