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二百三十章(1 / 2)


汉代采取的是分封制,汉代初分封的诸侯国有同姓,也有异姓功臣(不过随着英布,彭越等人的叛乱就没有了异姓王)到七国乱后,封国就只有租税收入,国内官员任免,盐铁等都收归中央。

于是就出现了一州之内,国、郡并存的现象。青州原本的行政区域有很多,包括平原、济南、千乘、齐国、北海、东莱、胶东等七个地方,后来随着时间变化变成了六地——————当然,这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不断的变化。

原本的青州尚算是在一个安定的环境之下,直到十常侍乱政、黄巾起义等一系列的事情降临到头上,再加上又有焦和这么一个昏聩的刺史摆在那里,可以想象青州的结局是什么?

后来焦和病逝,连名义上的主导者都没有了,青州也就跟着乱作一团。各郡之间到是没有互相征伐,或许是除了严绍之外还没有出现有这种野心的诸侯。可是青州境内却是盗匪横行,尤其是黄巾军…

在徐和被击败之前,青州除了北海郡外,几乎成了黄巾的乐园。百姓也因为这个缘故人心惶惶,许多百姓压根就不敢在城池外面居住,只有城墙才能给他们一些安全感。很多的村子跟镇子也因为这个被彻底的荒废掉,在加上累累白骨,许多地方几乎成了鬼域。

直到严绍攻陷了齐国为止…

纷争的战乱带来了许多的伤亡,可是在战乱结束之后,百姓们对严绍却十分的欢迎。对于这些已经受够了战乱的人来说,无论是谁,只要能给他们带来太平日子,他们都会欢迎的…

无论是严绍,还是其他人都是如此…

可惜的是,他们或许没有想到,眼下的太平只是繁花一现罢了…

占据了齐国之后,严绍到是没有什么太大的动静。而是先自封为青州牧,同时对自己帐下的一众文武进行封赏——————对任何团队来说,这都是最重要的。

没有人的忠诚会是无缘无故的,或是因为赞同理念,或是因为有什么恩惠,使得对方有着报恩的心理。但最大的可能还是利益上的,你给他带来足够的利益,他便给予你足够的忠诚。

很多时候这种事情就是这么简单,即便是严绍帐下的诸多文武,若是严绍不能给他们带来足够的利益,其中大半只怕也会在转眼的功夫便抛弃严绍,寻找能给他们带来利益的君主…

于是在占据了青州以后,封赏有功之臣也就成了必然的…

文臣方便就不用多说了,当然是以程昱、董昭为首,辅以国渊、崔琰等人。没办法,严绍帐下的文臣实在是太少了些,好在含金量还是足够的,也能帮助严绍处理州事,到不至于让他手忙脚乱。

跟文官的阵容比起来,严绍帐下的武将阵容无疑要豪华上许多。主要是以太史慈、赵云、黄忠、甘宁为首,管亥、孙观、周仓、武安国跟裴元绍等次之。

除此之外,严绍还施行了许多政令。如将治所从北海迁往齐国,屯田制推广到除平原以外的整个青州,同时下达政令,赦免境内所有黄巾余孽的所有罪行,只要他们肯投降…

投降的青州黄巾则会被安置在青州各郡,充实地方上的人口,弥补这些年来天灾人祸带来的损失。而通过屯田制的方式,也可以确保这些投降的黄巾能有一个着落,不至于因为没有活路再次叛乱。

再加上其他一系列的政令,使得原本混乱的青州在短时间内得到平静,也让严绍的声望在青州境内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提升。即便是那些对严绍颇有微词的世家对这一举措也相当赞同——————就是他们也一样受够了这混乱的局势,渴望着太平日子。

“呼,总算是忙完这一切了…”示意下面的文武官吏可以散去以后,严绍躺倒在椅子上,很是松了口气。

汉代当然是没有椅子的,据文籍记载,椅子的名称始见于唐代,而椅子的形象则要上溯到汉魏时传入北方的胡床。敦煌285窟壁画就有两人分坐在椅子上的图像。257窟壁画中有坐方凳和交叉腿长凳的妇女,龙门莲花洞石雕中有坐圆凳妇女。

尽管当时的坐具已具备了椅子、凳子的形状,但因其时没有椅、凳的称谓,人们还习惯称之为“胡床”,在寺庙内,常用于坐禅,故又称禅床。唐代以后,椅子的使用逐渐增多,椅子的名称也被广泛使用,才从床的品类中分离出来。

但是对严绍这个现代人来讲,没有椅子实在是太不方便了些,即便是已经穿越了许多个年头,他还是不太习惯跪坐的姿势。这个时代的人又不讲求什么魏晋风度,对规矩还是比较看重的。

别无他法之下,严绍也只能强让自己喜欢这个时代的风俗。直到严绍的实力变得越来越强,也越来越不需要去看他人的眼色,他最先敢的几件事情里面,就有弄一个椅子出来…

不过他帐下的文武有的喜欢了这种新东西,有的则不然,所以重要会议时一行人仍旧采取跪坐的方式,到是让严绍颇为郁闷了一阵——————没办法,总不能所有人都跪着,就严绍自己一个坐着吧?

严绍又不是皇帝,真要这么干,或许有的还无所谓,但对某些人来讲就…

“主公…”

严绍正在那里偷懒的时候,就见董昭从外面走了进来,手里还拿着些什么,这一嗓子到是把他给吓了一跳。

“呼,公仁,你可是把我吓了一跳,还好不是季珪…”说着严绍甚至还擦了一下并不存在的汗珠,一脸惊怕的道。

也难怪严绍会如此,实在是崔琰太………太过忠言逆耳了点,无论什么事情都要挑出一些毛病来,不仅是严绍帐下的文武如此,就连严绍也一样被说了好久,惹得严绍帐下文武除了几个跟崔琰同类型的,剩下的基本上都是对他避之不及。

偏偏崔琰说的事情还都是为了你好,严绍又不是那种混帐到不识好歹的人,别无他法,也就只有忍气吞声。

而对崔琰来讲,最让他受不了的就是严绍的许多习性。就像之前说过的那样,随着地位的增高严绍渐渐的开始恢复许多以前的习惯,如椅子便是其中之一,还有许多新奇的东西在别的臣子看来还没什么,但在崔琰看来就有些离经叛道了,何况其中还有许多近似于墨家的东西——————在废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学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程度,当然,这到不意味着百家就此消亡了,只是隐匿了起来,至少当今的许多文士本身便在学习法家或是别的什么。

但在崔琰看来,严绍身为青州之主也如此却是不应当的,耳边的呱噪也就成了时常会有的了…

“主公不要怪罪季珪,季珪也是一番好意…”董昭看着严绍的表情忍不住轻笑一声,而后劝说了一下。,

“我也知道季珪是出于好心,若不是忠直之臣又怎么出此逆耳?只是他的这个性子我实在是有些无法习惯啊…”谈到崔琰,严绍也是又爱又恨。

爱当然是因为他的能力,崔琰的为人也极为清廉正直,这样的人在历朝历代都不多见。可是恨吗,无非就是太过呱噪了一些,而且无论什么事情都会如此,让严绍也有些无法忍受。

董昭又笑了一下,这次却是没有接话。

严绍也只是抱怨一下而已,到是没有别的意思,看着董昭似乎有什么重要事情的样子奇怪问道。“对了,你来这里是有什么要事吗?”

谈到正事,董昭的表情也变得严肃了几分,凑到严绍身前将手里的信件递给严绍。“主公,江东孙坚死了…”

“嗯?”严绍闻言不由睁大了眼睛。

——————————分割线——————————

因为严绍的存在,青州渐渐归于安定,百姓不敢说安居乐业,好歹也不必担心因为乱军而丢掉性命。原本被荒废掉的农田开始有人耕种,废弃的商道也重新开通。

再加上严绍手里还有如裴元绍这样的王牌,凭着裴元绍在青州黄巾内的影响,大批的黄巾余孽开始选择投降,并被分批安置在了青州的几个郡内,不仅增加了青州的人口,也算是增加了严绍的实力。

但是青州安定不代表其他几个地方也是如此,因为冀州的事情,袁绍跟公孙瓒本就闹的不可开交。尤其是公孙瓒的从弟公孙越,受公孙瓒委派率领一千骑兵去与袁术联盟时,恰逢袁术与袁绍争夺豫州。袁术派公孙越参战,结果公孙瓒的这个从弟很是倒霉,在交战的过程中中流矢而死。

要说这也是命,但对公孙瓒来将却完全不可接受,两家的关系本来就恶劣的可以,自己的弟弟死了,公孙瓒更是迁怒于袁绍,遂开始与袁绍交战。

与此同时,袁术也派依附于他的孙坚领兵攻打荆州刘表,图谋荆州领土,孙坚本就因为前次刘表阻拦他去路的事情怀恨在心,有了袁术的命令,也就尽起本部兵马,打算先灭了刘表再说。

期间部将程普劝说:“袁术多诈,未可准信。”

孙坚听了却有些不以为然的回答:“吾自欲报仇,岂望袁术之助乎?”他也清楚袁术不可信,但是他更对自己的实力有信心。

可惜的是,刘表却不像他想的那么没用。或许刘表此人守城有余,进取不足,可是能单枪匹马夺取荆州,要说他一点本事却是没有可能,何况除了自身的能力以外刘表帐下还有两个一流的谋士,也就是蒯家的那两个弟兄,有他们在旁边出谋划策,又怎么可能会算不中孙坚?反观孙坚勇武过人,部将也是一个比一个强,却没有什么谋士在身边。

果然,在两人的谋算之下,孙坚中了埋伏,被乱箭射死,死的时候年仅三十七岁,算是各镇诸侯之中死的最年轻的一个…

消息传出,人人惊讶。

毕竟孙坚过去有着江东猛虎的称号,就算是董卓也深为忌惮,如此的英雄按理来说该会有一番作为才对,没想到居然就这么死于一处没什么名头的小道之中,难免会让人唏嘘。

至少在得知消息时,严绍等人很是沉默了一阵,不过消息传到长安之后,到是让董卓很是高兴了一阵。

“吾除却一心腹之患也。”

也难怪他会这么高兴,酸枣会盟时真正出力的诸侯没几个。考虑到那时严绍跟袁绍等都各有想法,出力最大的其实只有孙坚跟曹操两个人而已,其中孙坚的战功则是最大的一个。

当初孙坚能第一个进了洛阳,固然包含了运气在内,也是经历了一番厮杀的。如今孙坚死了,怎么不让董卓松一口气?

“孙坚的儿子多大了?”高兴了一阵子之后,董卓侧过头去询问了一声。

“听说只有十七岁。”旁边陪着的李儒连忙回答道。

董卓听了,顿时不以为意起来。

十七岁,在他看来根本就成不了什么事情,也没有什么值得顾虑的地方。

只是…

就在他心情正好的时候,外面突然走进了一个人来。“相国,有消息自青州传来…”说罢就将手中的书信递给了李儒。

李儒接到手里,看了一眼便交给了董卓。

董卓觉得有些莫名其妙,却还是将书信拆开查看了一番,只是才刚看了没一会,便怒气冲冲的狠拍了一下桌子。

“哼!严绍!”

李儒听了心中一惊,连忙从地上捡起被董卓扔掉的书信,也查看了一番,脸色也变了一下。

原来书信上正写着严绍攻陷临淄,如今已经自封为青州牧的消息。

无论怎么看,这种自封官职的事情都是对朝廷赤裸裸的蔑视,不过考虑到如今汉室的情况,是不是蔑视似乎都不怎么重要了,真正关键的是在掌握大半青州之后,严绍的实力也达到了一个相当的程度。

再加上严绍同董卓之间矛盾重重,可以想象接下来他同董卓之间的关系。

“严绍势力日渐增强,恩相不可不防啊…”

“哼,竖子,某早晚要将其诛杀之!”说到这里,董卓也迟疑了一下。“只是青州距离长安路途遥远,某就是有心图之,也是无可奈何啊…”

“这…”要说李儒也算是一流的谋士,甚至很有可能接近于超一楼的级别,只是这种事情仓促之间,他也不可能想的出什么办法来,只好无奈的道。“此事儒也没有什么办法,还请恩相能给予一些时日来…”

本来董卓对李儒还抱有期待,这么一听顿时有些失望起来。

好在他同李儒的关系亲厚,到不会怪罪些什么,只是随意的拍了拍他的肩膀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