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59章 沐阳竟然被质疑了(2 / 2)

三个学生都是男生,潜力都在93+。

这几千学生中,符合条件的当然不止三个,只不过,他的五个名额用完了,要到明年名额才会多五个,而且LV1最多十个。

想把师徒功能升到LV2,五个学生知识水平要达到一般研究生毕业水平,估计到后年,冷涵和金伟肯定没问题了,新招的三个学生,估计有不少难度。

多招也没用,系统不认可,沐阳没法在系统不认可的学生上输送经验。

对潜力90+的学生,沐阳加倍奖励,支持学生学业。

又过三天后,沐阳正式确认那三个学生当他的学生,正式公布录用这三个学生,同时表示这一届有不少卓越的天才,只是很遗憾,目前精力有限,带不了那么多学生。至于明年是否继续录用,看情况而定。

沐阳的微博公告刚发出,粉丝纷纷留言。「羡慕了,沐神的弟子。」

「可惜名额太少了,古代孔子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要不沐神也弄个记名弟子方案,多收一些优秀的学生。」

「招多了没时间教,那有什么用,你以为是古代教育资源枯竭呀。」

「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沐神粉丝三亿,妖才目前五个。」

被沐阳新录用的那三名学生,其初中高中母校都挂起了横幅庆祝,学校领导和当地教育JU领导

上门拜访,比中高考状元还隆重一些。

拿下高考状元,未来不一定能出人头地,毕竟不知多少历年高考状元毕业后混得一般。

但被沐阳录用为学生,99%能成为亿万富翁,就算混得再差,也是年收入几百万,人脉广,资源多,都能拉一把他们。

三名学生本来就是青华大学的优秀学生,甚至钟华云还是兆(yao)班的。

再加上金伟,实际上已经有四名青华生投入江浙大学的怀抱,个别青华教授对沐阳这种挖墙角的招生方式很不满意,只不过不敢公开说。

倒是兆班的一位教授,实在忍不住了,对沐阳这种教育方式也提出了质疑:我不否认沐阳的优秀,但他教育学生的经验并不多,说不定一块完美的玉坯雕刻成一块一无是处的石头,浪费了一个天才。另外,用金钱笼络学生,也会使其它学生丢进金钱里,这种招生方法有可能影响学生的价值观。

他的公开评价,还上了热点新闻报道,不少网友纷纷留言。

「这位兆班的老师,兆班05年创办至今,也有几届毕业生了,大多都是出国留学,而这出国留学的学生,毕业后大多不回国了,今后回国贡献的可能性极少,我想请教一下,兆班是为老外培养人才吗?」

「不管是留在国内,还是出国工作,都属于个人选择,但是,他们占用了国家资源,青华的学生名额是有限的,青华不是为老外培养人才。」

「好像也怪不了青华,只是说大多企业或单位留不住他们。如果有本事,我们也可以录用常青藤的老外。」

「楼上的,不能拿本事说事,如果利用了国家资源培养,那肯定不一样。」

「沐教授收几个学生,就被说成耽误人家,那这位教授,你培养了多少人才?估计大多都出国不回来了吧,为他国做贡献了吧,如果那样说的话,那你岂不是汉女干!」

「我第一次见到有专家说,金钱奖励被说成笼络,学生拿奖励被说成影响价值观,如果这样的话,那请这位教授,请用你的金钱来侮辱我吧。」

「第一次听说沐教授的教学经验差,作为江浙大学学生,听过沐教授的课,他讲的理论都能切合实际,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这才是学生所需,而不是只记一堆公式,考完就忘。我非常羡慕那几个学生当沐教授的学生,几年之后,他们会成长到很恐怖的程度。我的学号是***,随便查。」一名上过沐阳数学课的江浙大学学生评价道。

冷涵知道这个新闻报道,还是她的同学告诉她的,她本来回应,最后还是跟金伟商量一起。

「师姐,你说怎么办吧,不能让别人随意诬蔑老师呀。」金伟对这类媒体公关的事一点不擅长。

冷涵气乎乎说道:「本来我想站出来说话的,但我们基本不接受媒体采访,老师也不乐意我们接受媒体采访,这件事,我觉得还是问下老师的意见吧。」

「那好。」

最后,两人一起找老师沟通一下。

其实上,公关部门已经把这个报道推送给沐阳,只是沐阳还没有空看,暂时不知道。

冷涵和金伟找到老师,把事情告诉他后。

只是,沐阳听完后,看了下报道,然后,只是淡淡一笑,好像不以为然:「你俩关心这些事干吗,被人质疑不正常嘛,难道你们没有被人家质疑过?越优秀的人,越容易被人质疑。

而且,有一类人,他们忽视别人优秀的地方,只会找缺点。

不过,人家前半句也没说错,如果你们不努力,那真的天才变废才。

后半句,只是说有可能,这种可能还是存在的,所以这位莫教授说的也没错。

只是说,用笼络这个词

,未必有些,呵呵。

不需要去理睬这些事,你们是为自己而活,做好自己的事就好,不需要为别人证明什么,回去忙吧。」

沐阳还有一句话没说:人性的丑陋就是,在无权、无势、善良的人身上挑毛病。在有权、有势、缺德的人身上找优点。这种人,才可恶。

「哦,那老师,我们走啦。」

冷涵和金伟两人吐了一口气,想不到老师没当一回事,实在佩服。

「去吧,这件事我会处理好的,也谢谢你们关心。」

看到学生离开后,沐阳想了下,还是在微博上回复一下那位教授的话,有些话,他不说真的不爽。他一直想找机会说,而这个机会,刚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