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六百七十一章真作假时假亦真续四(2 / 2)

区老先是叹了口气,才解释道:“当初这幅洛神赋我是鉴定过的,不过当时原主人实在太古怪,我们只是说跋尾不对,他的反应就很激动,骂了我们顿之后,直接拿着东西就走了,我们想要发表点意见都没机会。”

听到这里,楚琛就明白自己是遇到事主了,连忙就问道:“区老,那人是不是姓马”

区老对马老财的印象还是挺深的,点头道:“对,就是这个姓,难道这东西你就是问他买的可是,这都好几年了,难道这人就没问过别的人意见要我说,这幅作品是真迹的机率还是挺大的。”

“他到是问过别人,不过嘛”楚琛笑着把事情的原委简单的说了一遍。

刘老他们听说是这么回事,全都摇头失笑不已。

区老叹道:“古人说,宝物需要有德者居之,这话虽然说的挺玄乎的,有时还真就是那么回事。说起来,当初我虽然生气,不过后来想想,觉得宝贝因为我们的话埋没了,那真是罪孽深重,不过当时我也没那人的联系方式,也只能作罢,没想到,今天这幅洛神赋又让我遇到了,那我也就放心了。”

“区老,照您的意思,这幅洛神赋是真迹”郑教授有些震惊的问道。

区老摇了摇头:“这到不能肯定,不过除了后面祝枝山的跋尾是伪作之外,其他地方我还真看不出什么问题,至于到底怎么样,你可以仔细看看再说”

“那我看看”

因为卷轴比较长,就算三个人同时观看,也一点都不挤,等刘老看完之后,不禁就大赞道:“用笔圆转遒丽,结构严谨,逸致翩翩,不愧为赵孟頫,真是好字啊不过,这个跋尾,就像好菜里的苍蝇,真是倒胃口”

区老也皱着眉头说道:“是啊,也不知道姓吴的那家伙,干嘛要在这上面留下这一段,如果是留他自己到也没什么,干嘛要留祝枝山的名讳,真是徒惹人厌”

“区老,您说的到底是谁啊”郑教授连忙问道。

“阿琛,你知不知道是谁”刘老问道。

楚琛微微一笑道:“除了祝枝山的外孙吴应卯,还能有谁”

“原来是他啊”吴叔和赵学义全都恍然大悟。

郑教授恍然道:“以前看书上说,吴应卯模仿祝枝山非常相像,没想到今天一见,果然是名不虚传。”

“什么名不虚传,他这是没安好心一个以专门模仿外公字画来牟利的人,人品也好不到哪去”

区老说道:“我觉得吴应卯之所以在这幅作品的上面留祝枝山的字,也是想用祝枝山的名头提高这幅作品的价值。要知道,一幅没有收藏印的作品,和一幅有祝枝山跋尾和收藏印的作品,价钱相差还是很大的。”

“区老,您的意思是说,另外两个收藏印主人的年代,都要比吴应卯来的晚”

刘老闻言就笑道:“小郑啊,亏你还是历史系的教授,难道连项元汴和顾韡音同伟生活的年代你都不知道”

郑教授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刘老,您也知道我主要研究的是唐宋史,明代的文人我还真了解的不太多,这项元汴我虽然知道一些,不过也仅限于知道他是明代的画家,至于生平我还真不太清楚。”

区老说道:“那你这方面应该要补习一下了,虽说不必要通熟,但多少还是要有些了解的,不然以后买古玩有可能要吃亏。”

“行,这事我记住了”

“阿琛,这两人你应该知道吧”刘老问道。

“这我到还是知道的”

项元汴,为明代收藏家、书画鉴赏家。字子京,号墨林,一号墨林山人,又号香崖居士、退密斋主人。家以善治生产而富。工画墨竹、梅花、兰草,颇有逸趣。

其精于鉴赏,好收藏金石遗文,法书名画,其“天籁阁”藏书皆精妙绝论,每遇到宋刻,即邀请文彭、文嘉兄弟共同鉴赏。当时越中藏书家,当以嘉兴项元汴、鄞县范钦为首。清初,清兵南下后,他的藏书,其藏品被千夫长汪六水所劫掠,散失殆尽。

而顾韡同样是收藏家,生活的年代也是明末清初。他字开林,号河渎渔人。明亡后,拒不仕清。专以藏书、读书为娱。重视收藏明季图籍,以明代遗民自称,以怀念故国的心情从事典籍的收藏,因而多明代史料

介绍过留有收藏印的两位人物后,楚琛又说道:“我觉得这幅洛神赋之所以这么默默无闻,与项元汴和顾韡这两人的遭遇还是很有关系的。我估计,项元汴被汪六水所劫掠的众多藏品之中,这幅作品应该就包含在内。”

“后来,顾韡得到了这幅作品,但他又因为厌恶清朝,可能是担心宣扬出去之后,会被统治者收去,所以也就秘而不宣了。从而导致了这幅洛神赋的默默无闻。”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qidian.c阅读。9啃书小说网KenShu.CC收集并整理,版权归作者或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