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千零五十章木版水印(1 / 2)

第一千零五十章木版水印

以下是啃书小说网KenShu.CC收集并整理,版权归作者或出版社。

接下来,郑秋达拿出几件祖传的东西请楚琛评了一下,不过这几件东西都比较普通,只有一件乾隆山水彩瓷瓶,还算不错。說

可惜的是,这件瓷器并不是官窑,只是一件做工都比较精致的民窑作品,市场价值也就一两千而已,但如果换个官窑的身份,这件瓷器的价值估计就能上万,这也算是民窑的一悲哀之处吧。

虽然自己的东西并不是精品古玩,不过对郑秋达来,就算它连古玩都不是,也是祖上传下来的物件,自己必须好好的保存下来,争取能够完好的留给下一代,算作家族历史的见证。

这时,郑秋达把一只箱子拿了出来,打开之后,楚琛一看,只见里面是一个玻璃罩起来的箱子,箱子内部展现的是旧时京城市井胡同的场景。

古朴典雅做工精细的手工四合院围墙,将热闹的市井与幽静的院落悄然分开,而院外则展现了洋车、冰糖葫芦、磨刀师傅、脚夫、下围棋、遛鸟、抖空竹等等您所了解与不了解的京城民俗。

整个场景虽然巧,但从任何一个角度来欣赏都值得玩味,特别是那些艺“人”,还都是一只只看起来活灵活现的猴子,更增加了作品的趣味。而这正是京城的传统手工艺品“毛猴”。

起毛猴,现在知道的人恐怕不多,这种京城独有的民间艺术品,相传出现在清代同治年间。

当时,京城有家药铺的伙计受到帐房先生欺负。他偶然发现蝉蜕具有某些形象特,不由心中一动。便决定用中药材塑造一个“帐房先生”。

他选取了辛夷做躯干,又分别截取蝉蜕的鼻子做脑袋。前腿做下肢,后腿做上肢,用白芨一粘,一个人不人、猴不猴的形象便出现了,就这样无意间世上第一个毛猴诞生了。流传到社会后又被有心人加以完善,逐渐形成现在这种深受人们喜爱的手工艺品。

眼前这些玻璃箱里的这些猴子,浑身布满密密麻麻的棕色或白色的细绒毛,通体稍有些透明,乍一看。还以为是真毛猴儿的标本,制作的非常逼真,不但把猴子的机敏和活泼都表现了出来,也体现出了作者非常高超的手艺。

看到这些袖珍猴,楚琛就笑着道:“大爷,您这套毛猴制作的非常不错,取景设计等方面,都把握的非常到位,是我这些年之中看过的做的最好。最有味道的毛猴作品了,很有收藏价值。”

陈大爷闻言一怔,原本他拿出这件毛猴作品,只是为了逗大家一乐。没想到居然也是件藏品,他挠了挠头,道:“这件作品是我五年前。从一位制作毛猴的老艺人手里买来的,平时有事没事的时候。就拿出来看个乐,我还真没想到。它也有收藏价值。”

楚琛笑着道:“一件东西只要有艺术价值,当然可以收藏,更何况您这件毛猴作品还制作的这么有特和韵味,当然更值得收藏了。实在的,我现在也起了购买的心思。”

陈大爷有些遗憾的道:“那实在不巧,那位老艺人去年夏天的时候,中风去世了。既然楚老师您喜欢,要不我这一件就送给您吧”

“这怎么好意思”楚琛连连摆手,表示不能夺人之好。

陈大爷先前也是头脑一热,才出了这番话,话一出口,他就后悔了,现在见楚琛这么,他又了几句客套话,也就不再劝了。

就着毛猴的话题,聊了几件趣事,陈大爷就叫上老伴,准备刚才拿出来的东西收回去放好。

见此情形,楚琛就有些奇怪的指着桌上的一幅材质应该是绢的卷轴,道:

“大爷,这幅还没看呢”

陈大爷摆了摆手:“嘿这是一幅赵佶的柳鸦芦雁图赝品,当初买的时候我看它画的逼真,也是财迷心窍,再加上那时我也不知道真迹在泸市博物馆收藏,就花了几千块钱买了下来,后来给朋友一看,才知道自己上了大当。”

楚琛听了这话,皱了皱眉头,道:“我觉得应该是仿作,不应该是赝品吧”

陈大爷呵呵一笑道:“真的是赝品,当初我去沪市博物馆看过真迹了,我这幅和那幅一模一样,根本不可能是仿作。”

“一模一样”楚琛听了这话有些疑惑起来。

这时,郑秋达开口问道:“楚,你刚才明明都没看过这幅画,怎么就它是仿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