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2节(1 / 2)





  曹格里堵气挑着柴火就走,他个子矮,担子刚刚挑离地。才走了两三步,柴火就被藤蔓挂住了,他重心不稳,一个跟头扑在地上,啃了一嘴草。

  样子看起来好欢乐,连古板的陈小凤都笑了。

  “还笑,还笑,我的颈项都快被柴木压断了,也不晓得扶我起来一下。”曹格里被冲担架住颈部,无奈那两捆柴火太重,他根本爬不起来。短小的身子扭来扭去,活像只被人捏住大头的虾公。

  江柒仁和陈肖好不容易缓过气,把他扶起来,“川川都跟你说了,你挑不了,谁叫你逞强?”

  可惜曹格里还是不认输,他自以为是的说:“办法总是人想出来的,把冲担扎下点不就成了?”

  他一边说一边使出吃奶的劲把冲担拔出来,换了个位置扎进柴禾里。

  陆晴川摇摇头,这人也是个不撞南墙不回头的。

  “这样不就妥妥的了?”曹格里很满意,但他把担子一上肩,就感觉不对了,冲担扎的太低,就跟人上半身太长,腿太短一个道理,失去了平衡。

  他咬着牙慢慢往前挪了几丈远,下坡有点陡。

  “小心!”

  陆晴川话刚喊出口,那货一个华丽丽的俯冲,身体贴着地面滑出去了好几米!

  “要不要再换个办法试试?”胡向前像提小鸡似的把他提了起来,似笑非笑的问。人家川川一再提醒他,就是不听,现在吃到苦头了吧?

  曹格里头摇得像拨浪鼓,“我还是帮着背枞叶吧!挑柴对我来说有点难度。”

  有了这个笑点,大家干活更有劲了。经过半天的努力,柴禾铺了小半个操场,大概能烧个把星期了。

  见众人心情大好,陆晴川特地从薯洞里弄了四斤灰面粉,揉得软软的,扯成小块放进开水里煮熟,俗称“蛤蟆跳水”,也算是个新鲜吃食了。配上炸蜂蛹、家常茄子豆角、炒辣椒、酢肉,比过节还丰盛。

  陆晴川算准了晚上周雪娥会来,所以提前把蜂蛹留了两碗出来,这道菜不容易弄到,营养丰富,好下酒,周保生、周麦生应该都喜欢。

  她和陈小凤不晓得还要在这里呆多久,老支书和周队长人不坏,结交着没坏处。况且山上的东西都是队里的,按规定哪个也不能私吞。要是让林大军或者王有财发现他们把土蜂蛹吃了,指定生事,周保生吃了便不一样了。

  周雪娥对着竹篮里摇摇头,虽然这道下酒菜她爹和三伯准看得起,但土蜂蛹多难弄?她要了得欠多大个人情?

  陆晴川读透了她的想法,劝道:“这东西又不花钱,就是出点力气,比起你冒着风险给我拿信算得了什么?快点端回去,让旁人看到还以为我们之间有什么见不得光的事呢!”

  见把她说动了,陆晴川接着说:“我们是朋友,用不着客套。”

  周雪娥重重地点点头。

  第九十二章 钻到钱眼里去了

  送走周雪娥,陆晴川吩咐陈小凤装五斤米。

  “这一出手又是五斤!她干活偷懒,你总是救济她,到最后不是成纵容了吗?”

  陈小凤的话不无道理,陆晴川放下手中的活计,非常认真地说道:“我帮莫宝珍,其实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如果不是她帮忙,康有志和马南湘不可能会反目。再说了,以前我很担心她会在马南湘面前出卖我,但她没有。”

  确实,莫宝珍除了好吃懒做,心却不坏,至少不会存心害人。陈小凤一边装米一边说:“可她不也没饿肚子吗?粮食吃完了,就上猴子山偷红薯,一餐吃十斤,小日子过得滋润得不得了。”

  陆晴川不由得笑了,这个莫宝珍,你说她傻吧,她倒能想出些出其不意的主意。现在她粮食吃完了,就故意打个火把去猴子山晃一圈,然后主动找队里找领导认错,说她偷吃了红薯,然后队里对她的责罚是一口气吃完十斤红薯。这样的事,她三五天就干一回,最后居然能轻松的吃完十斤红薯了。

  “磨洋工的事干不得,你再这样下去,下个月的口粮还是不够。”陈小凤苦口婆心的劝道,让她长期接济好吃懒做的人,她做不到。

  莫宝珍撇撇嘴,“做得再多有什么用?我比马南湘勤快多了,到头来,她的工分比我高了多少?”

  “她是她,你是你,你跟她比,只有饿死的份。”陆晴川言简意赅,马南湘和林大军现在是绑在同一条绳子上的蚂蚱,林大军不帮她帮哪个?连她住的地方,都安排到了队里的一间小客房,省得跟莫宝珍这样的人挤兑。

  见莫宝珍勾着头不答话,陆晴川不再多说。

  推门出来,黄建华喊住了她,“川川,好久不见你了,快进来坐坐。”

  其他三人脸色不大好看,陆晴川猜出来了,指定是因为口粮的事。

  梅素素把她拉了过去,大家坐成一圈。

  黄建华心直口快,“你们上个月的工分有没有少?”

  “不晓得,我没算过。”虽然大家是朋友,陆晴川还是选择了说假话。要不是有周保生的签名,她丢掉的工分也就白丢了。如果她把方法分享给她们,周保生会怎么看她?

  “你们的肯定没丢,分的粮食就能证明。”

  黄建华的话一出口,就被陆巧儿责备了,“咱们在找口粮丢的原因,你扯川川干吗?”

  陆晴川明白,她不过是在敷衍自己罢了。原来,她们也在暗中观察自己的一举一动,以后做事说话还得再写谨慎些才是,“你们丢了工分?”

  梅素素眉头一皱,“说来也怪,分粮食的工分与于我记的相差了30多工分,本来我是想找林会计问问的,你看莫宝珍那个阵仗,问了也白问。”

  “在家千日好,出门半朝难啦!”白明月感叹道,本来下放的人是她弟弟,可家里人舍不得,最后来的人变成她了。

  “如果不是没办法,谁愿意来这里呢?”陆巧儿则是逃婚来的,她小时候爹妈死于瘟疫,外婆收留了她。经常被舅妈虐待,缺穿少吃,导致了身体发育不良。后来,舅妈把她23块钱卖给了一个老光棍。结婚前五天,她被外婆送上了火车。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谁都不能因为经难念就不活了。陆晴川安慰道:“各位姐姐,只要努力,日子会越过越好的,你们说是吧?”

  梅素素不好意思起来,要不是她,大家不会突然伤感,“是啊,我们都要努力的活着!”

  “对,努力的活着!”陆巧儿举了举小拳头。

  她们四个人里头就黄建华的性子最刚硬,她把早准备好的五斤米放到陆琴川面前,“川川,谢谢!”

  虽然别人说不用还,但现在分得有口粮了,不还就是赖账。

  陆晴川坚决不要,她是言而有信的人。绝不会那头说送,这头又收。“建华姐,你这么做就不拿我当朋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