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4节(1 / 2)





  众人满心羡慕,尤其是青年的兄弟充满嫉妒之情,因为费老爷子单独把青年留了下来。就因为一块破木头,费老爷子对他的印象就改观了?这怎么可能。

  费老爷子眯着眼睛,第一次认真打量这个孙子,他这时才想到他心思缜密、行事沉稳、能力超群,也许可以给他机会试试。

  他当即拟定文件,宣布支持青年的研发项目,并且把家族企业集团两家他很重视但盈利很差的公司交给他管理。

  青年也想不到两百多块钱的木头有这样好的效果,他抹了把额头,真是太侥幸了。

  “这块木头是正规渠道购买的吗?采挖崖柏可是违法的。”拟好文件后,费老爷子问。

  青年回答:“我是在网上买的,店主是山里人,在悬崖下捡到的这块木头,仅此一块。”

  费老爷子难得饶有兴致地让孙子打开苏慢的店铺查看,正巧苏慢上架了桑葚干和黄花菜,他看了介绍,问:“这种农家小店铺的果疏质量可靠吗?”

  青年回答:“大山没有污染,而且店主说她的蔬菜水果不用化肥农药,应该比咱们家农场种植的还要好。”

  费老爷子点了点头,他赶紧让孙子全部拍下来,准备收到货之后把这些真正的有机果蔬跟他的老伙伴分享。

  “有机蔬菜、水果卖这么低的价格,我看店主又没多少东西可以卖,不知道她怎么生活。我想尽我可能给她资金支持,以后她上架什么东西,你安排人尽快拍下来。”说完,费老爷子递给青年一张黑卡。

  在几十年前另外一个时空的苏慢看着自己的账户,狠狠打了几个大喷嚏。

  桑葚干三十元一斤,收到一百四十元货款。黄花菜也全部卖出,收到一百二十元货款。

  账户里一共还有三百零四元。想了想,苏慢花了一百五十元买了五十斤大米,处理好外包装后藏进炕洞。

  刚藏好,苏向南带着糖包一起回来。晚饭是春饼卷各种蔬菜,给苏向东留了一份在锅里,苏慢打开《建设月刊》,找左清明所说的征稿信息。

  她不觉得自己写作水平有多高,不过这征稿恰好是关于未来展望,写出心目中几十年后的生活图景,体裁不限,稿费从优。

  苏慢对稿费动心,而且她可是从几十年后来的,正好会写。

  她先是把杂志从头到尾看了一遍,熟悉杂志的风格,然后拿出纸笔,虚拟一个几十年后的汽车制造厂的员工身份写短篇故事,以他的眼写几十年后的生活图景。

  她身边,糖包正安静地翻看小人书,苏向南在写作业,看他写作业特难受,一会儿都坐不住,抓耳挠腮的。他抬起头看了会儿一动不动认真写字的苏慢说:“我真想跟二哥一样,不用上学。”

  苏慢抬头瞥了他一眼:“马上一个月了吧,说好的你作业要九成正确率,达不到的话,你等我跟你算账。”

  苏向南挠挠脑袋,嘿嘿笑了两声,低下头写作业,不再说话。

  苏向东九点多才回来,他把小麦扛进屋藏好,从锅里端了春饼,卷着土豆丝、黄瓜丝和生菜吃。

  苏慢这时也差不多写完,她自己很满意,通读两遍之后,想了想,把纸揉吧成一团扔进灶膛。她突然想到不能太写实,她自己穿书而来,也担心会有别人跟她有同样的际遇,那她不就露馅了吗?

  苏慢决定加大虚构力度,发挥想象,写得跟后世不一样。最后她写了三篇投递给出版社,也没抱多大希望,不过这是后话。

  第二天,苏慢起得很早,她要做二十斤蛋糕。用的是淘宝买来的面粉和鸡蛋,她对苏向东说面粉用的极少,鸡蛋是跟左邻右舍买的,多亏苏向东对做蛋糕要用多少材料没概念,苏慢也不让他看着,否则他极有可能发现破绽。

  她做蛋糕的时候,苏向东就用别的锅灶做早饭。

  做好蛋糕都放在案板上晾凉,苏慢她们四个就吃早饭,吃过早饭,苏慢留下三斤留给四人当零食,十五斤蛋糕准备拿去卖,剩下两斤装进另外的白布口袋,拉上糖包去了苏建党家。

  上次苏慢去卖蛋糕时苏向东还在上工,可以看着点糖包,现在他们都出去留糖包一人在生产队她不放心。

  苏建党的妈也就是苏慢的大奶身体不好,不上工,整天在家,就拜托她看着点糖包。

  安顿好糖包,苏慢跟着苏向东一起去磨面粉,然后去县里卖面粉。到了黑市,她把十五斤蛋糕都批发给了黑市头子,九毛一斤,一共卖了十三块五,她不嫌少,这已经是比较快的套现方式。

  面粉也很受欢迎,他们不费什么劲儿卖完东西路过经销社买了一堆生活用品,脸盆、肥皂、毛巾、雪花膏、卫生纸、内衣裤、火柴,苏慢卖蛋糕的钱花了个精光。

  接下来的日子过得很平静,苏向东收小麦,苏慢淘洗小麦,两人一起去磨面粉卖面粉,顺带捎带些自制蛋糕、麻花、绿豆糕批发给黑市头子。

  到第十多天的时候,苏向东攒够本钱,还了五十元欠款,手里还剩五十多。苏慢手里也攒出六十多块钱。

  就在苏慢准备跟苏向东签个协议,赚到一百块就收手的时候,一天糖包从外面急急忙忙跑回来,汗津津的小手里紧紧攥张小纸条。

  看到苏慢,赶紧张开小手,把被汗水打湿皱巴巴的纸条给她看。

  苏慢摸摸糖包的脑袋,让她坐在树墩上休息,自己小心翼翼打开纸条。

  上面的字很简单:“不要再去,有人要举报。”

  苏慢一眼就认出那是陆原的字。他这是什么意思,不要再去哪里?黑市?这些日子他们除了去黑市没去什么特别的地方。谁要举报他们?谁跟他们有这么大的仇恨?陆原怎么知道的?

  脑子里有无数个问号,边想边做晚饭,吃过晚饭,兄妹三人在家呆着,苏慢等天慢慢转黑,准备去趟牛棚。

  第24章 先下手为强

  到了牛棚之后,简单寒暄几句,苏慢问陆原到底是咋么回事。接下来,两人几乎无任何言语交流,陆原拿笔刷刷在纸上写着,很快写完交给苏慢看。

  那是一段陆原无意中听到的对话,看完之后,苏慢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同时心里有另外一个问号升起来。

  谢过陆原,她把他写字的纸撕得粉碎,然后迅速离开牛棚。

  这是周时芳和生产队记分员康巧云之间的对话。康巧云也是书里男主的爱慕者,因为苏慢跟齐修文走的近,对原主这个炮灰很不满。

  那对话如果还原起来,是这样的。

  周时芳把收音机和自行车卖给别的知青之后,感觉卖亏了。她再想卖东西时就找到康巧云问可以卖到哪里。康巧云说卖到黑市价格最高,可以帮周时芳卖。

  康巧云说:“我去黑市帮你卖金项链的时候你猜看到谁了,苏慢跟她大弟苏向东,他们去黑市卖面粉,而且据我偷偷跟踪,他们去了好几次。”

  周时芳:“投机倒把卖高价粮会破坏市场,妨碍物价稳定,跟我们急需钱的时候去黑市换钱不一样。我是苏慢的朋友,真的为她着急,我不能看她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应该让她知道她的行为不对。”

  康巧云非常嫉妒周时芳跟苏慢之间的感情,像周时芳这种大城市来的她高攀不上的人,不知道为什么跟苏慢关系那么好。她问:“你要提醒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