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0节(1 / 2)





  苏向南小声说:“我收费了。”

  原来是这么回事,苏慢差点笑出声来,收费给写作业,看来苏向南挺有经济头脑,不过他脸皮真厚,自己成绩也不好,写的作业错误百出还好意思收费给别人写。

  那几个花钱找人写作业的孩子没找对乙方。

  一听到自家孩子花钱请人写作业,那三个家长气得几乎跳脚,马上开骂。

  “啥,我花钱让你上学,你还敢花钱找人写作业?”

  “钱是哪里来的,是不是偷家里钱了?”

  “你这怂孩崽子,看我不揍死你。”

  看那三个家长火气比他都大,马上就要把自家孩子揪过来暴揍一顿。刘老师的态度缓和一些,连忙阻止他们:“你们都冷静一些。”接着,他把苏向南他们四个骂了个狗血喷头。

  “你们四个,知道家里供你们上学有多辛苦不?尤其是你,苏向南,你姐拉扯你们三个弟妹,她年纪也不大,多不容易!”

  苏慢:……该不会是头上这纱布太唬人了吧,刘老师,其实我还挺容易的。

  骂够了之后,刘老师让苏向南把钱退还给三个学生。

  苏慢推了苏向南一把:“钱还有不?”

  收费给人写作业,苏慢觉得问题不大,关键在于他需要钱做什么,钱哪里去了?

  苏向南从贴身口袋里拿出一个小纸包,里面整整齐齐是十枚一分钱的硬币,他把硬币分成三份,退给三个学生。

  苏慢看到他虔诚的神情和动作都惊了,要是苏向东这样做她还相信,可这是大大咧咧的苏向南,就算钱是好东西,他也不会收得这样仔细。

  见他态度特别好,刘老师语气柔和下来:“苏向南,你收这些钱准备做什么?”

  苏慢比刘老师更好奇。

  苏向南认真地说:“刘老师,读书使人进步,我成绩不好,在课堂上已经很努力地学习。我还想攒钱买点课外书看,多学点知识,做个有文化的人。”

  苏慢:……这还是苏向南吗?多学点知识,做个有文化的人,真是本年度最好笑的笑话。与看书相比,他更愿意搭鸡窝,下地,干各种体力活。

  只是他说的特别诚恳,深深打动了刘老师。刘老师情绪翻涌,感动到说不出话来,沉默一会儿说:“想不到你有这样一颗追求进步的心。以后不要再做这样的事情,书老师可以借给你。”

  另外三个家长走后,刘老师特意把苏向南留下,借了他几本书,有科普书、作文书,他说:“看完了跟我来换别的书。”

  苏向南很乖巧地接过书,鞠躬感谢:“谢谢刘老师,我一定把这些书好好看完。”

  这小子真能装啊,苏慢敢保证他连翻都不会翻。

  刘老师对苏向南的印象大为改观,对苏慢说:“只要苏向南追求进步,我会给他开小灶,好好培养他。”

  苏向南怎么就遇到这么好的老师了呢,苏慢真心实意的感动,感谢刘老师之后她带着糖包离开学校。

  傍晚放学回家,苏向南比以前乖,先是捡了点柴,然后去炭窑那儿查看一番,回来后瞄了苏慢几眼,就坐在桌边写作业。

  姐姐在学校里并未训斥他,苏向南怕她要在家里收拾他,所以就主动表现好点争取宽大处理。

  苏慢哪能不知道苏向南在想什么,正在做韭菜鸭蛋馅包子,面已经发好,馅拌好,就等着包。

  见苏向南坐下来写作业,她坐到他旁边,揪住他的耳朵说:“苏向南,你真行啊,没那能耐还敢接活挣钱。我要是把作业写成那样都没脸给别人写,你说实话,你准备拿钱做什么,你别说什么买课外书,刘老师听不出来你是编瞎话我还听不出来,我都把你说的这话当笑话听。”

  苏向南往一边偏头,嘴里吸气:“别揪了,再揪耳朵要像猪八戒了。”

  苏慢放开手:“说吧。”

  苏向南揉着耳朵,犹豫了一会儿说:“我听说有个中医能治各种疑难杂症,我想攒点钱去给糖包看看,说不定糖包能治好,她就又能说话了。”

  苏慢沉默,想不到苏向南平时看着对啥都满不在乎的样子能有这份心。

  正在水井边打水的苏向东听到这话也停下手中的活计,朝这边看过来。

  糖包正在喂鸡喂鹅,听说她的事情,仰着小脸听着,爬到苏向南膝盖上,乖巧地听着哥哥姐姐说话。

  苏慢问:“你一分钱一分钱的攒,准备攒多少钱,攒到啥时候?攒一年能有一块?”她拍拍苏向南的肩膀,“你得好好学习,像你跟刘老师说的,做个有文化的人,才能多赚钱。”顿了顿,她接着说,“再说糖包不说话不是因为身体问题,她是心理问题才不说话,看大夫也没用。”

  这年头应该没有心理医生吧。

  苏向南并不气馁:“那也要试试。”

  苏慢看了苏向东一眼,沉默两秒后问苏向南:“那个中医在哪,等周日的时候我们一块去看看。”

  周日一大早,四人吃过早饭,把家里的事情忙完,苏向东开拖拉机,苏慢三人坐在拖拉机车斗里,一起朝大槐树生产队出发。

  糖包觉得坐拖拉机特别新鲜,坐在苏慢怀里,兴奋得小脸通红。

  苏向南可不愿意老老实实坐着,一会站起来迎风站着,一会儿想要跳下车坐到驾驶座去,苏慢怕出危险呵斥他好好坐着。

  路程并不远,十多里地,苏向南所说的中医就在大槐树生产队的卫生点,估计确实是比别的生产队的村医强,因为苏慢他们前面还排了两个慕名而来的病人。

  轮到他们,老中医先给糖包做了最基本的检查,然后问糖包突然不说话的原因。

  苏慢从原主的记忆里知道一些信息,但她不知道具体情况,就跟苏向南说:“你跟大夫说。”

  苏向南的记忆特别清晰,把事情经过原原本本说了一遍,然后说:“自从发过高烧后,糖包就不愿意开口说话了。”

  苏向南的语气很平静,可还是把苏慢气坏了,那人忒恶心,总有一天要让她受到惩罚。

  她说:“大夫,糖包可以发出声音,应该不是高烧烧坏声带,有什么办法能让她再开口吗?”

  老中医点头说:“她没有丧失语言功能,解铃还须系铃人,糖包是因为受到强烈刺激才不肯开口,再遇到类似的刺激没准她就又开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