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5节(1 / 2)





  陆原望着不远处连绵起伏的山脉说:“我们就快回京城了。”何松岚平反的是事情已经弄得差不多,本来不该对外人说,可他忍不住要告诉苏慢。

  苏慢早就知道会有这么一天,没想到比她预期得还要早,她由衷地说:“恭喜你们,终于苦尽甘来,要回到原来的生活轨道。”

  陆原没说话,她的反应比他预想中平淡,或者她早就有所预料,或者并不关心他的事情,他更倾向于后者。

  两人默默无言走了一会儿,苏慢想他要告诉自己的事情应该就是这个,这对他来说是天大的大事。除此之外,好像也没别的话好说。

  苏慢说:“好久没见你妈了,我去看看她。”两人到了旧庙,苏慢跟何松岚聊了会儿天。何松岚人逢喜事精神爽,精气神特别好,身体状况也比以前要好。

  在旧庙呆了半小时,苏慢告辞往家走。陆原又把她送回家,俩人还是没什么话说。

  等重新回到旧庙,何松岚问陆原:“你是不是喜欢苏慢?”她对陆原再熟悉不过,能从他的神情动作推测他的想法。陆原看苏慢的目光跟看别人的目光完全不同,外人看不出来,可她这个当妈的看得出来。

  陆原过年就是成年人了,而且他们马上就要回京,这个话题也没什么好回避的。

  陆原神情一凛,微微皱眉,转身就要往外走。

  何松岚追问:“问你话呢?”

  陆原声音沉闷:“她不喜欢我。”他没深究过自己的想法,但他知道苏慢对他没意思。

  苏慢回到家,社员们还在看电视。大家眼睛不敢眨地盯着电视,生怕错过什么画面。直到电视说再见没信号了,社员们才恋恋不舍地各回各家。

  苏向东是带着巨大的疑问去上班的,他一直想向周平请教,又不太好意思说出口,直到中午周平的未婚对象来给他送饭,两人一直眉来眼去,苏向东更确定了他的想法。

  等周平对象走后,苏向东问他:“是不是互相喜欢的两个人会一直看来看去,还会特别有默契,只互相看一眼就知道对方在想什么,就像你跟你对象。”

  周平心情特别好,哈哈大笑:“咋了,苏向东,你不会有喜欢的姑娘了吧。你才十五,急啥?”

  苏向东不承认也不否认,他总觉得陆原跟苏慢之间有种说不清楚的默契。不仅陆原会看苏慢,苏慢也会看陆原。

  周平嘻嘻哈哈地打岔,这就更加坚定了苏向东的想法,他迫切想要下班回去问问两个当事人。这可是她姐姐的大事,他是苏慢的大弟,如果他也不关心苏慢的事情就没人管了。

  吃过晚饭,他决定采用苏慢一贯的风格,让苏浪他们仨看电视,他直截了当地问苏慢:“姐,你是不是喜欢陆原?”

  苏慢震惊,认真地看着苏向东:“为啥这样说?”

  苏向东自然有证据,他说:“杨跃进条件也不错,可他上回来提亲那次,你就看了他一眼就再没看他,可你经常看陆原。”

  “哦,”苏慢轻描淡写地说:“我看他是因为他长得好看,养眼。”

  苏向东:……如果这也算理由的话,那确实陆原比杨跃进俊得多,不过他很不满意这个答案,说:“我,苏浪、苏向南长得也好看,也没见你看我们。”

  苏慢笑得眼睛弯成月牙:“脸皮真厚,老王卖瓜,自卖自夸。”

  说陆原比他们长得好,苏向东不服气,绝对不服。见从苏慢这儿问不出什么,他拿着个坏收音机去旧庙找陆原。他们在何松岚的房间修收音机,趁何松岚去院子的空挡,苏向东赶紧问:“你是不是喜欢我姐?”

  陆原拧螺丝的手一顿,螺丝从他手中脱落滚落到地上,他把螺丝从地上捡起来问:“为什么这样问?”一个个的,都这样问他。

  苏向东感觉自己在做这个年龄本不该做的事情,可他必须得硬着头皮上,他说:“因为你经常看我姐。”他想到苏慢的答案,补充说,“你该不会是觉得我姐长得好看吧?”

  “是,”陆原很坦然地说,“你姐长得是好看。”尤其是笑起来就像春风拂面,能消融冬天的冰雪。

  苏向东感觉陆原说了跟没说一样,他姐长得好看,这是大家公认的事实。他又说:“你跟我姐特别有默契,好像你看她一眼,她就知道你想什么。”他想要一个合理的解释。

  陆原说:“你还小,我不跟你谈这个。”

  “我就比你们俩小两岁。”

  陆原薄唇抿成一条线,完全不想继续这个话题,不过手上的动作却不如原先流畅。

  往回走的路上,苏向东糟心透了,他经常跟陆原一起修电器、修手表,很佩服陆原只看书就能够无师自通,觉得他为人也不错。只是万一苏慢跟他互相喜欢的话,以他的身份,他们是绝对不能在一起,那该怎么办啊?

  苏向东觉得自己承担了这个年龄不该有的压力。

  眼看就要秋收,苏慢特别期待的是秋收假,十几天时间,可以带着糖包上山玩。

  不过还没盼来秋收假,先听到了“拍花的”的传闻。“拍花的”是农村的传说,是像原主一样的农村孩子的如影随形的恶梦,光是这三个字就能止小儿夜啼。

  传说“拍花的”有特殊的本事,只要拍拍人的天灵盖,要不就是与人对视一眼,对方立刻会受他摆布,乖乖地跟拍花的人走。

  在原主的记忆中,有一次关于拍花的传闻甚嚣尘上,原主那时候还小,正跟一个同龄小姑娘在河边洗小衣服,那时候是正午,河边就她们俩人,四周都是长得茂盛的玉米地。俩人玩得很开心,苏慢妈来了,一声不吭抱起苏慢拉上另外一个小姑娘就走,她妈前所未有的严肃神情可把原主吓坏了。

  从此,只要有“拍花的”传闻,原主就会很害怕。

  不过传说就是传说,大柳树生产队的社员都没见过“拍花的”,不过要是见到就麻烦了。而且这种传说几乎每年都有,社员们除了叮嘱自家孩子不乱跑,也不可能有什么应对办法。

  苏慢自己倒不怎么怕,不过她家都是孩子,她还是非常重视这件事。现在地里长着玉米跟高粱,里面最容易藏人,等到秋收之后情况会好得多。

  去学校的时候,她开上了拖拉机,载着苏浪他们三个,车斗里还带上闪电。他们去上课时就把拖拉机放在学校门口,闪电就拴在拖拉机上。

  苏慢跟大柳树生产队的社员没想到,他们真丢了两个孩子。

  秋收假开始,苏向东已经忙碌起来开始加班,苏慢让大顺跟着他出去。他们四个呆在家里,苏慢不允许苏浪他们几个外出,她教苏浪识字和算术,争取让他早点跳级。

  苏慢叮嘱他们:“咱们就在家呆着,等庄稼都收完,地里没地方可以躲藏,应该就安全了。”

  秋收假第二天,先是花枝婶子来了一趟说:“有拍花的,三棵树生产队有人说看到了,外地人,不是本地口音,听说他们就在咱们这一片晃悠,你们几个见了不认识的人躲远点,尽量在家呆着,不要到处乱跑。”

  花枝婶子走后,苏浪哼了一声说:“别让老子看到,老子门牙都给他打掉。”

  苏向南捏起拳头跟风说:“老子打得他亲妈都不认识。”

  苏慢阻止他们俩吹牛:“行了,你俩别吹了,老实看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