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6节(1 / 2)





  苏寒山跟曲漫云分居两地,可没影响感情也没耽误生孩子。

  “你们这种情况跟我们可不一样,我那是因为工作,那些军嫂还不都像你妈一样自己在家。两个人想要在一起的话,总有人要妥协。再说我二十三的时候,你都出生了,慢慢耗下去,你年龄都大了。”苏寒山说。

  曲远行听到闺女的事儿,连忙支棱起耳朵,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他说:“跟我说说曲漫云的事儿。”

  苏寒山马上结束苏慢的话题,跟老丈人汇报情况。

  苏慢舒了一口气,她解脱了。

  “姐,陆原哥那么好,是我见过的最好的男青年,他对你又好,你得珍惜他。”苏向东又凑了过来。他真替他们两个担心。

  “好了,操心你自己的事情吧,你二十一了,在学校表现好点,以后能分配个好工作。要是有合适的姑娘,带来给我看看,我给你把关。”苏慢说。

  “我学习时间都不够,找哪门子对象。”苏向东说。

  几个弟妹每天出去玩,苏寒山已经回到青苗县,苏慢陪着曲远行。这些天都在想着说曲淑平的事情。

  这天天气好,阳光晒得挺暖和,苏慢陪着曲远行去北海公园溜达一圈,时不时递上泡着枸杞大枣的保温杯让他喝水,老头子对这个小棉袄非常满意。

  看他心情好,苏慢想着回家就说曲淑平的事情,没准还能问出更多东西。走进胡同的时候,曲远行遇到老街坊老刘,那老头看到苏慢,惊讶得不得了:“哎,这丫头是谁啊,跟你闺女……”后半截话他强行咽回了肚子里,谁都知道曲远行不愿提他闺女。

  谁知曲远行压根不介意,这不就是她大外孙女,可不得跟她闺女长得像。他岔过这个话题,开始聊别的。

  说着说着,就说到附近有间四合院要卖。

  曲远行问:“就是老傅家那间四合院呗,好像比我家这院子还大呢。”

  “是啊,他们那间院子空了十几年了,一直没人住。老傅家两个儿子,一个支援三线去了贵省,一个在那边当兵,都在那边安了家,不会回来了。他家的亲戚都盯着这房子呢,老傅的表弟说家里房子不够住,想要来住,老傅不同意,只要他表弟一家来住那以后肯定不乐意搬走。结果两家闹得特别生分,老傅一气之下,就准备把这院子卖了。”

  苏慢来了兴致,有人卖四合院?还有这好事?她想买。

  心里很激动,可表面上却很平静,苏慢问:“刘爷爷,那四合院找到买家了没,打算卖多少钱?”

  “那院子挺大,比你曲爷爷家的院子还大,八、九万吧?还没找到买主,现在谁能拿出那么多钱来呀。我看他是不好卖。”

  现在八、九万是很大一笔钱,可这个地段的四合院,院子比曲远行的还大,过个几十年能值上亿。

  聊完老刘家的四合院,他们又聊别的,苏慢耐心等他们聊完天,跟曲远行一块回到家,苏慢往他的保温杯里添了点水说:“曲爷爷,那四合院我想买,我手头的钱足够。”

  “什么?”曲远行觉得自己好像听错了,“你买那四合院干什么,我这不有房子吗,以后就是你们的。这么大房子还不够你们住?”

  老头子不太高兴。

  苏慢又不能跟他跟他说以后这房子值钱,她脸上带着甜笑像个小狗腿一样给曲远行捏肩膀,一边说:“我们家兄弟姐妹多,以后要各自成家,总不能都挤在一起住,要是在附近有处房子不就方便了,大家可以经常走动。再说我手头有钱,挖矿挣的,钱多了放手里也不踏实,不如换成房子。”

  听他说家里孩子多,曲远行不生气了,他就喜欢人多热闹,以后他会有好多重外孙、重外孙女,等人更多就显得挤了。苏慢说的话很有道理。

  不过他质疑苏慢的经济实力,说:“那四合院得卖八、九万,你有那么多钱?”

  苏慢骄傲地说:“我现在手头有十万。”

  七十年代,除了特.权阶层,华国没有富人。苏慢觉得自己就是八十年代先富起来的那拨人。手头有十万块现金,已经站在金字塔顶端。

  “挖矿能挣这么多钱?”曲远行问。他知道大外孙女挣了钱,不知道有这么多。一个好单位的职工到退休也挣不了这么多。

  他夸张的表情极大满足了苏慢的虚荣心,她骄傲地点头:“我家乡有各种矿藏,煤、铁、金银,稀有金属什么都有,而且我那矿可是地质学家给勘探过的。再说我手头留这么多钱也没用,等开春开工能继续赚钱。”

  曲远行笑得满面红光,怎么看大外孙女怎么满意,整个人都像年轻了好几岁。又忍不住把她跟曲淑平一家对比了,那一家只知道从他这里捞好处,可苏慢有自己挣钱的本事。

  有实力又不贪他的东西,曲远行自然喜欢。

  看曲远行表情松动,苏慢赶紧问:“老傅家的房产归属权不存在问题吧。”这一点很重要,这年头各家亲戚都多,必须得弄清房子是否是私产,否存在多个产权人。

  都是老街坊,曲远行自然知道他家的情况说:“应该没问题,老傅还有个弟弟,幼年夭折,他是他们家的独苗,房子就是他的。”

  苏慢放心了,产权没问题就好。

  俩人商量好买房的事情,一点时间都不耽搁,曲远行马上带苏慢去老傅家。

  就老傅一人在家,本来他在贵省,要操持卖房子的事情他才回来一段时间。

  他家的四合院确实比曲远行的房子大一些,但房子长期没人住不能及时修缮,比曲远行的房子破旧好多,到处都是灰尘蛛网,院子里杂草遍地,看着有点荒凉。

  不过这都不是问题。

  终于来了有意向的买主,还是老街坊,老傅很高兴,他说:“你别看这房子这样,就是长期没人住才显得旧,房子结实着呢,也不漏雨”。

  曲远行只说苏慢一家是他家的远房亲戚,想在他家附近买房子。

  苏慢又把房子归属权的问题问了一遍,老傅拍着胸脯保证:“这房子是我的私产,有地契,我可以随意处置,我两个儿子也无异议。而且我们一家人的户口都不在这房子里。”

  苏慢并不盲目投资,她想了好几个问题,户口都不再这里就好说,买卖合同不用他儿子签字。

  用地契以后按政策可以办理房产证和土地使用证。

  已经到八十年代,那段特殊时期已经过去,没有在早年被收归国有的四合院以后也不会再被回收产权。又没有亲人这样的多个产权人,这房子就不存在产权问题。

  而且苏慢了解这一片区域,这里后来进行了历史片区保护,不存在旧房改造拆迁工程,也就是说,不会价值还没升顶就给拆了。

  产权人和拆迁方面都不存在问题,这四合院可以闭着眼随意买买买。

  曲远行倒是问了不少问题。

  “卖给你们的话就八万块。老熟人,我放心。”老傅说。他卖房的心很急切,在他看来,这四合院除了大,也没啥好处,阴暗,冬天冷的要命蜂窝煤又呛人,不如他现在住的楼房好,破损维修都要花不少钱,而且亲戚还都盯着,只要他一离京,说不定亲戚会擅自搬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