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1章(1 / 2)





  22、纠结

  御花园的荷池边上有处亭子,孟棋楠就坐在里面纳凉,身边只跟着青碧红绛。淑妃远远看见了她,正说找个什么借口上前“偶遇”一番,转眼却瞧见池边小路走来一个宫女,东张西望鬼鬼祟祟的。

  淑妃凝眉一想,招手让贴身宫人过来,附耳言语了几句,自己则转身去了另一处景致园子等消息。

  一刻钟后派去听墙角的小太监回来了,淑妃屏退了闲杂宫人,叫他细细道来。

  小太监湿衣湿裤,方才是潜水游到了亭子底下,躲在荷叶阴影下面听的对话。他道:“她们说话十分小声,小人听得不大清楚,只听见什么茶什么驹、侍郎一类的词。仿佛是贤妃娘娘让那小宫女帮忙捎东西给什么人。”

  淑妃眼中闪过厉色:“就知道这狐媚子不安分!行了,你先下去换身衣裳,待会儿去领十两银子。”

  小太监千恩万谢地告退了,淑妃却还留在原地若有所思。伺候她的贴身宫女秋容是从高家带出来了,这时便说:“宫里最忌讳妃嫔与前朝有瓜葛,那位竟敢找人送东西给侍郎,娘娘,这个把柄足够治她罪了。”

  淑妃摇摇头:“本宫看没那么简单。她是楚人,若想在宫里长久,就要找两个安稳的靠山,送礼巴结是自然的。问题是她费尽周折给区区侍郎送什么东西?六部侍郎那么多个,究竟是谁跟她一个外人有瓜葛?秋容你去打听打听那小宫女的来头,切记不要打草惊蛇。”

  秋容领旨去办事,淑妃让人陪着慢慢走回承香殿,一路眉头紧锁。

  “茶……驹……茶驹……”淑妃咀嚼着二字愈发觉得重要,她想了想又招来亲信,“你想法子跟府里老爷传个口信儿,就问问他最近朝中有没有出什么事,又或者晓不晓得皇上有何心思。”

  不到一个时辰秋容就回来了,告诉淑妃:“奴婢打听清楚了,那小宫女是三清殿负责打扫佛龛的丫头,唤作绿樱,她还有个姐姐也在官邸为奴,正是吏部温澄海大人的府上。”

  淑妃双目一亮:“温澄海,温侍郎?”

  秋容点点头,淑妃顿时大喜,恰逢去高府传话的心腹回来了,禀告道:“娘娘,老爷说前天御史大人上了道折子弹劾几位被举荐入仕的世家子弟,直斥他们德行败坏不谋正事,皇上生了好大的气,当即就下令拿人收监问审,还要先打足五十板子再过堂。据说,这几人都是从凉州上来的,好像是钟大人举荐的。”

  凉州中正恰是德妃的叔父,淑妃听到这里不禁一笑,很是雀跃:“就算皇上这次不迁怒钟家,钟碧月也休想得到什么好脸色。本宫被她压了半年,总算扬眉吐气了。”

  秋容在旁出主意:“娘娘,德妃一时半会儿怕是爬不起来,现在就剩贤妃,不如您把她一并拿下,就告她一个结党营私之罪。”

  淑妃嗤笑,摇头道:“你眼皮子还是太浅了,你道她为什么得宠?楚女狐媚不假,可她们也最擅长猜男人的心思。皇上岂是贪恋美色之人,八成是她暗中做了些让皇上高兴的事。既然她都做得,本宫怎么会做不得?快把小冬子叫来,本宫有话让他带给老爷。”

  翌日上朝,淑妃的父亲高相第一个有本要奏。他先是就御史弹劾世家子弟一事为引,洋洋洒洒说了一通察举制的弊端,然后诚意十足地恳请卫昇废除该制,该用科举选官。一石激起千层浪,以钟太傅为首的元老坚决不赞同,跟高相当堂争辩起来,两个老人家吵得面红脖子粗,差点就在殿前打了一架。

  最后,卫昇差侍卫拉开两人,用一副“手心手背都是肉”的为难表情,勉强想出一个折中的法子——不废只改。

  高相和钟太傅对这个法子还算接受,于是欣然同意,大呼圣上英明。不等两人开口揽过改制的差事,卫昇已经笑盈盈下旨,让吏部来做这件事,侍郎温澄海全权负责。

  朝会散去,众人表面上都皆大欢喜,实际上肉痛得要死。高相冒着得罪权势家族的风险大胆迎合圣意,却没捞到半点好处;钟太傅先是受到弹劾牵连,继而又眼睁睁看着皇帝兴新法,根本不把祖宗规矩和一众老臣放在眼里,气得吹胡子瞪眼。

  大热的天,只有卫昇通体舒泰。

  天气是越来越热了,孟棋楠以前是千方百计出去溜达,现在是八抬大轿都把她请不出蓬莱殿。晌午用过一盏冰梨羹以后,她就把人都撵出院子,只留下青碧红绛服侍。

  所有窗户和门都大打开,通风口摆了冰砖,风过的时候带来丝丝儿凉气。孟棋楠脱得只剩肚兜亵裤,站在屋子中央最凉快的地儿吹风。

  红绛摘来茉莉花放在冰上,使得凉悠悠的空气中带了一股清香味道。青碧一边给孟棋楠打扇,一边劝道:“娘娘您还是穿件纱衣吧,被人瞧见不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