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史前男妻咸鱼翻身记_95





  清蒸螃蟹做法极其简单,笼统的说就是大火煮水蒸之。为了提味,水里先放一块拍碎的老姜,待大火烧得水巨滚的时候将洗净的螃蟹肚皮朝天放进去蒸。螃蟹这种水产易熟,久蒸会流失味道,导致肉质绵软不好吃,以孙志新和布库捉回来的个头,蒸十五分钟就好。

  油炸也很简单,只相对清蒸来说要麻烦一些。先将洗净的螃蟹揭开后盖,将捣搓成掏成姜绒,伴着切得细碎的紫苏叶一起塞进背壳里,再抹上一层细盐沫,就可以下锅油炸。在这里孙志新只取了秘籍炸蟹的前部份做法,因为完整做法是要将呆霸王大卸成六块,后面还要用到高汤兑汁淋上。眼下的条件明显是做不到的,所以干脆上了调料后整个儿的炸。

  至于紫苏叶这种调料,是前一阵孙志新交代齐格力吩咐部族之人凡是采到不认识的枝叶都拿来自己看看时找到的。当时只想到了紫苏叶的的药理价值——它理气,很对证风热感冒引起的咳嗽、呕吐、胸闷、气喘,尤其对孕妇的妊娠呕吐有奇效,还可止胎动不动,是很好的安胎药之一。听纳鲁讲起史前时代生活环境恶劣,女人们因这样那样的原因导致新生儿出产率不高,孙志新才留意上了这个。

  直到今天和布库一起处理螃蟹,孙志新才被触动想到紫苏叶还吃蟹专用的一味重要调料,它有独殊的香味不说,还能解鱼蟹毒,这才去营地架子上扒掉紫苏叶来用。那架子是智者奥瑞克搭的,以前用来晒他的草药,现在那上面又多了一些孙志新发现的草药,比如黄连,又比如田七,还有车前草,虎耳草什么的。孙志新找到的草药比如奥瑞克原先那些要多得多了。

  不过紫苏叶已经被晒得差不多全干,孙志新只好倒行逆施的把它拿来泡水,等它舒展开了再拿来用。想必味道会不如新鲜的,但肯定比没有好。

  现在油炸螃蟹已经炸熟,通红的蟹盖上油光可鉴,光看那模样就能猜想到味道肯定不差。

  泰格没有纳鲁惧吃多足虫子这方面的的负担,抓起一只瞧了半天也没搞懂具体该怎么吃,很暴力的将脚爪拧了下来,塞到嘴里去大嚼。

  嚼得几嚼,面上便动容:“味道真是鲜美,就是骨头太硬,满嘴的碎渣。”这货实在是不会吃,连壳带肉一通狠嚼。

  布库很得意,举起一只示范,道:“泰格你真笨!要像这样,先破开它的壳,将肉剥出来后才能吃到薛蟠的肉。”

  吃薛蟠的肉……这句话太有喜感,孙志新又没心没肺的大笑一通。

  泰格倒不介意布库的没大没小,看着布库演示着如何吃螃蟹,自己生涩的学着他的样子剥蟹壳,然后终于吃到了没有蟹壳的螃蟹。

  没了粗砺的蟹壳满嘴乱窜的不良口感以后,蟹肉真正的鲜美才在嘴里散发开来。泰格不禁大赞:“确实很美味!”

  想了想,又道:“小新,海风部族那边的海里也有这个,样子看上去和这个差不多,有些个头比这个还大,能吃不?”

  孙志新一怔,道:“那个?那个不能乱吃!海里的螃蟹有些有巨毒,乱吃要死人的的。下次有空去你族里那边时我教你的族人辩认。”

  泰格眼神亮了亮,他可听清了,孙志新答应要去他族里,还要教人认螃蟹。而且泰格这货语言能力上很有天份,就像他一开始就能清晰的发音孙志新的名字一样,他更听清了薛蟠不是薛蟠,正确的叫法应该是螃蟹。

  布库可不理这些,他正忙得焦头烂额,正拼命的剥螃蟹壳,掏出肉来一半分给纳鲁,一半分给奥格。他人小手又小,简直是忙得不可开交。奥格从来都是疼自己的弟弟的,仔细看着他剥螃蟹壳的动作,自己也学着剥。孙志新瞧见了大是不满,为毛同是剥螃蟹壳,奥格才初学就有本事剥螃蟹壳剥出绅士的气质来?自己这个吃螃蟹的史前鼻祖都拿捏不出他那种风度翩翩的气质,真打击人……

  纳鲁本来瞧螃蟹的外形挺恶心,打算逃跑不吃来着。见布库剥出来的蟹肉雪白晶莹,跟它的外形一点不一样,才大着胆子试了一下。

  一尝之下觉得果然味美无比,这下就敢吃了,还硬是忍着肚饿不去剥它,笑眯眯的看小儿子照顾自己,这种感觉让他很快活。

  下午孙志新和布库吃螃蟹是吃够了的,这会儿也不饿,见布库实在是忙得不可开交,自己就动手给纳鲁剥蟹壳,布库这才得了闲空,专心给奥格剥壳。泰格于是不爽,孙志新一剥出来他就飞快的抢去吃掉,纳鲁反而得不了多少。

  纳鲁瞪了他一眼,泰格挑衅的还了一眼,战斗的信号给出来了,螃蟹大战于是开战,呆霸王薛蟠被两人争抢着人剥壳吞肉,粉身碎骨成了炮灰。

  那两货手指粗大,剥壳吃肉的结果通常来说螃蟹肉是吃到了,但沾着螃蟹碎壳肯定是吃起来不那么爽。孙志新叹了口气,懒得答理这两只,只把两人的碗拖过来,细细的剥出雪白的螃蟹肉往两人的碗里放。

  剥下来的蟹壳还可以熬汤,也是一道美味。孙志新就蟹壳丢到锅里,加上水,丢进蘑菇煮汤,是谓鲜上加鲜。

  长时间以后纳鲁和泰格终于吃饱休战,开始喝着鲜美的蘑菇蟹汤化食。

  奥格今天很乖,大约是螃蟹吃爽了,很勤快的体恤孙志新的劳动,和布库一人拎了一口锅出去清洗。

  泰格和纳鲁仍在慢慢的喝汤,两人不约而同的做了同一个动作:把大长腿伸到孙志新面前来,道:“捏捏。”

  孙志新于是大怒。尼玛!昨天晚上给你们捏,是心情好,看到那劳累的模样体恤你们。敢情还被捏上瘾了,把自己当奴隶使唤?

  滚你姥姥的蛋!不爽的直接踢开两双长腿,自己奔到河对岸去取了一大团粘土回来。

  抱着这团粘土在帐蓬前堂火坑边坐下,开始试着捏泥胚。为了做这个,他下午时还削好了一个车盘,现在就在那里用生疏的技巧试图让粘土成形,做出自己想要的泥胚模样。

  对于自己的技术,烧制技巧,以及新建出来的陶窑孙地新都没有什么信心。一般来说,在缺少经验的情况下,越是大形的制品越容易失败,不如一些小制品成功率高,因为大制品就意味着更多的细节需要处理,远不如小制品来得容易。孙志新想来想去,决定先烧类似于陶碗、陶盘一类的简单东西试试。

  如何制陶胚pda里没有相关的资料,这种技术大约归于艺术家一流,很显然孙志新这货不归属于那一类人,所以收集的时候没在留意,现在才会头疼。不过隐约记得远古时期烧陶制胚时好像是先搓泥条,然后一条一条的堆彻上去,再用泥糊上间隙,最后成形。

  孙志新在那里搓了半天的泥巴后发现自己进入了一个误区,那就是史前人类在石器时代的烧陶技术是由零开始,连材料的选取都是在摸索中前进,初期是随便挖团泥就开始做泥胚,远不是自己这样直接选了上等的粘土。也就是说,搓泥条构建泥胚这个部聚完全可以省略,直接塑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