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六百三十六章 一指号脉(2 / 2)

他身后站着一个随从,见状立刻搬来张椅子让他坐下。

林源笑道:“李会长言重了,你为我们G市带来了许多就业机会,省里的领导们对你的健康非常关心,只要你能保持健康,我们多走几趟也无所谓。”

“谢谢。”

林源自我介绍之后,又忙不迭向他举荐蔡老,自然不忘夸夸其谈,把蔡老的医术夸得天上有,地下无。

李俊熙听得双眼放光,紧紧握着蔡老的手道:“有老神医在,我的病就有救了。”

蔡老不好自夸,随和一笑:“李会长的华夏语说的很标准。”

“我自小就仰慕华夏文化,从十岁起就请了专人教我说写华夏语。”

郑翼晨情不自禁轻咳一声,暗自嘀咕道:“你们棒子国的人不是仰慕华夏文化,那叫剽窃,剽窃啊!”

李俊熙又将目光扫向蔡老身后:“这两位,莫非是老神医的徒弟?”

郑翼晨指着那个背药箱的男子说道:“他是,我不是,我就一无名小卒,别说提药箱,连给蔡老提鞋都不配。”

林源也含糊的道:“这位先生是跟我一道来的,跟蔡老没有关系。”

李俊熙只是随口一问,也没细究的兴趣,和蔡老寒暄几句后,步入正题,请他给自己看病。

蔡老让李俊熙卷起袖口,露出两手手腕,伸出一根比正常人大一倍有余的大拇指,按在他右手脉口,开始把脉。

郑翼晨突然间“咦”了一声,目不转睛盯着蔡老号脉的手指,若有所思。

蔡老用眼角余光扫到郑翼晨讶异的神色,心下很是得意,他这手号脉的手法,可以说是独他一门,别无分号。

要知道中医号脉,一般都用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根手指,分别按在寸关尺三脉,又有举按寻三种不同力度,一指号脉的手法不是没有,但那是用于小儿脉诊,大人一个拇指按下去,就能覆盖小儿的寸关尺三脉,而且准确度也不高。

蔡老给成年人号脉,能够只用一指,知晓寸关尺三脉脉位,脉率的微妙变化,噱头十足。

蔡老慢条斯理给林源把完脉之后,又让李俊熙伸出舌头让他观看,心里已经有了结果,收回手指。

他似有意,似无意瞥了一眼郑翼晨,却见他还是目光发愣,直盯着李俊熙的手腕不放,似是根本没发觉蔡老早已结束脉诊。

蔡老以为郑翼晨被自己的号脉手法吓唬住,以致心神失守,心下不屑的道:“到底是个乳臭未干的小鬼,见过大场面,只懂得耍嘴皮子上的功夫,今天也算让他开眼了。”

李俊熙急急的道:“老神医,我这病,有救吗?”

蔡老耐心回答道:“你放心,从你的脉象来看,寸脉浮而不空,尺脉沉而有力,都是正常脉象,就是属脾胃的关脉脉率急促,脉力亢进,属于胃气上逆,膈肌失常,脾胃升降失调,所以才会东西一入腹就呕吐出来。只要平降胃气,一剂药下去,就能很快痊愈。”

李俊熙一边听,一边点头:“老神医,那就麻烦你快开药。”

蔡老叫徒弟打开药箱,露出几十种中草药,从中挑选了橘皮,竹茹,人参,大枣,生姜,甘草等九种草药,搭配好每种药的量。

他没来之前,已经对李俊熙的病情有个大概了解,这次是有备而来,装在药箱的中药,都是经过精挑细选,可以组合成数十条止呕的名方。

蔡老挑选好药材后,让李俊熙吩咐下属去煎药,等待药物煎好的空档,他也没闲着,和颜悦色对自己的徒弟说道:“润泽,我这次开的药方,主方是橘皮竹茹汤加减,知道呕吐是胃气上逆,只是初步诊断,还要注意其中有虚实寒热之分,从李会长的脉象和舌像来看,他属于胃虚有热,气逆不降,所以我才用橘皮竹茹汤……”

他喋喋不休说了一大堆,看似在传授弟子诊疗的经验,林源却知他分明是在给郑翼晨下马威,心下暗暗害怕郑翼晨会受不了,来个拂袖而去。

接下来他发现自己多虑了,郑翼晨对蔡老的一番话完全没反应,眉头紧皱,似乎在思考什么要紧的事。

蔡老难得谈兴大发,说的口水都干了,斜眼一看,这才发现郑翼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压根没有理会他在说什么,感情这番卖力的演说竟是对牛弹琴,不禁更是气恼。

过了不知多久,就见一个仆人用托盘端着一碗药汁和一块洁白毛巾进来,放到李俊熙跟前。

这碗药的温度已经控制在适宜入口的温度,不冷不热,李俊熙端起碗,一饮而尽。

蔡老见他喝完,欣慰的道:“很好,这药在一个小时后就会发挥效果,到时候你就能正常进食,你放心,我一定等到你能吃东西我才离开。”

李俊熙放下碗,举起毛巾擦干净嘴角药渍,咧嘴一笑:“谢……”

才说了一字,异变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