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百三十五章不取锦州定遭天谴(2 / 2)


“打锦州,打锦州,打锦州”

阿济格、多尔衮、多驿、岳托、硕托等贝勒和那些满蒙将校也纷纷请战。锦州城中的财富已经叫他们彻底眼红。

见所有人都同意攻打锦州,皇太极也不犹豫,济尔哈朗说得虽然有道理,可锦州城现在却是空虚,不取怕要遭天谴。不如顺应众人意思,明日攻打锦州,破城之后,取来财帛人口粮食分发各旗,弥补这次损失,便是回军之后,国人也皆大欢喜,不会因为伤亡太多而生怨。

不料,宁完我却冒天下之大违,突然冲了上前,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连磕几个响头,劝谏道:“汗王,诸位贝勒,难道你们忘了宁锦之战的教训吗”

闻言,众人均是沉默下来,皇太极更是色变。

宁完我所说的宁锦之战指的是天聪元年五月,皇太极率领刚从朝鲜回来的八旗大军杀向河西,迅速攻占了大小凌河、右屯卫,袁崇焕在河西地区修筑的城堡被金军践踏而过,硕果仅存的只有锦州。

五月十一日,金军掠定锦州周边之后,会师锦州城下,将锦州团团包围。明朝平辽总兵赵率教和监军太监纪用共同驻守锦州,由于锦州城刚刚修建完工,皇太极出兵突然,城防工作准备很不充分,士兵和民工加在一起只有三万人。但是守将赵率教和副总兵左辅、朱梅等人都是屡经战阵,久在塞垣,将略素著的老将,监军太监纪用也充分发挥督查的职能,大家齐心协力,沉着应对,与后金进行周旋。

后方山海关也闻讯进入战备状态,大将满桂从山海关前移进驻前屯,孙祖寿从一片石移驻山海关,黑云龙移驻一片石,层层前压,随时准备策应前方。袁崇焕以及监军太监刘应坤率祖大寿等居中镇守宁远。

皇太极故伎重施,将降卒400人放还锦州其中有一部分是奸细,打算从内部攻破堡垒,然而赵率教等人早己吸取前车之鉴,将降卒拒之门外。

十二日,赵率教、纪用派人缒城而下,到后金营中讲和,以便拖延时间,部署城防,等待援军。皇太极写了一封劝降信,让使者带回城中,然而信使一去不复返,于是当天中午,皇太极下达了攻城的命令。

战事进行得十分激烈,金兵轮番上阵,从西、北两个方向发起疯狂进攻。云梯上爬满了攻城的士兵,就像是蚂蚁上树,厚重的循车一头撞到南墙上,一部分士兵拼命在墙根下挖墙脚。城上的明军也毫不手软,赵率教、朱梅、左辅等人身披甲胄,亲自到城墙上督战。

由于锦州城刚刚建完,还剩下不少的墙砖,此刻都派上了用场,兵、民等人纷纷抡起砖头,朝敌人的脑袋上招呼。一时间矢如雨下,砖如雹落,后金损失惨重。战斗从中午打到晚上,明军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进攻,锦州城岿然不动。皇太极见强攻不成,天色向晚,于是下令后退五里扎营,同时命人回沈阳调兵。

从十三日到二十五日,双方边打边谈,都在等待援军。一场更加惨烈的大战即将到来。

锦州危在旦夕的时候,巡抚袁崇焕率祖大寿等驻守宁远,却坚持不救援,拒不派出援军。满桂却毅然率军从后方前屯出发,和总兵尤世禄一同增援锦州,十六日行至笊篱山与后金护粮的偏师遭遇,并被包围。这支偏师由大贝勒莽古尔泰,贝勒济尔哈朗、阿济格、岳托、萨哈廉、豪格率领,乃一支劲旅,兵力不比满桂军少。

满桂乃大明军中第一勇士,他率先冲向敌人,双方展开激烈的野战,明军奋勇力战,虏死甚众,满桂略占上风。满桂虽然击退敌人,但部队也有伤亡,于是他带兵开往宁远。发现满桂以后,二十八日,皇太极率领八旗大军越过锦州进攻宁远,满桂亲自披挂出城迎击,带领明军在宁远城东二里结营,背靠城墙,排列枪炮,严阵以待。金兵看到明军队伍整齐,士气高昂,犹豫不敢进攻,队伍退到山上进行观望。

执政的四大贝勒中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等三人主张撤退,皇太极执意要战,他亲自率军向明军冲去,代善、阿敏、莽古尔泰见状只得仓促跟进。双方在宁远城外展开一场生死大搏斗。

满桂率副将尤世威等出城迎,颇有杀伤,满桂亦身被重创。金军伤亡也很惨重,八大贝勒中济尔哈朗受重伤,大贝勒代善的三子萨哈廉、四子瓦克达都受重伤,游击觉罗拜山、备御巴希等阵亡。皇太极见占不到什么便宜,只好下令暂时收兵。

这时,守卫锦州的赵率教见城外敌人主力离去,人马松懈,突然打开城门,率军杀向敌营,一阵砍杀之后,迅速收兵回城,以此支援后方的宁远。皇太极感到腹背受敌的危险,于是从宁远撤军,再次转攻锦州。

六月初四,皇太极率军回到锦州城外,再次对锦州发起疯狂进攻,明军还是运用“大炮、弓箭、砖头”这老三样进行伺候,给予金军沉重的打击。

金兵伤亡惨重,又没吃没喝,在炎热的太阳下暴晒,士气十分低落。然而输红了眼的皇太极为了自己的面子,不顾士兵死活,不肯撤兵,强令将士攻城。战斗从早晨进行到傍晚,皇太极除了收获尸体,其它什么也没有得到。只好下令退兵。

这场战斗明朝称之为“宁锦大捷”,金国却只为锦州之战,对宁远只字不提,可见金军视此战对手乃平辽总兵赵率教而非辽东巡抚袁崇焕。

锦州之战,金军伤亡过万,打得是尸臭数里,以致金国上下,家家有孝,谁也不愿提及当年这场惨战。皇太极也因这仗是个大败仗,也不愿提起,故多年来,锦州之战在金军上下几乎是个禁区,人敢提及。现在宁完我却大胆的将它提出,并且以此力劝皇太极不要攻打锦州,以免重蹈袭覆辙,不禁令皇太极犹豫起来。当年那仗却是打得太惨,现在想起都后怕得很。

“此一时,彼一时”

就在皇太极犹豫不语时,佟养性却站了起来,铿锵有力道:“当年明军守锦州兵力多多,又有名将坐镇,后方增援源源不断,可今日明军却是困守孤城,再一兵一卒前来救援,又大将主持。而咱们乃大胜大师,挟大胜之威,攻他一座不过数千老弱残兵防守的城池,有何哪不下的汗王,不要犹豫了,此番正要拿下锦州,进军宁远,成就大业也”

一听西屋里额驸这等老臣也支持攻打锦州,阿济格又积极起来,嚷道:“额驸说得对,咱们哪里跌倒哪里爬起,锦州城昔日不可打,今日却是取之易如反掌先汗起兵为的是什么,为的还不是咱女真一族能够再不受他明国欺负尔今咱们大败明军,歼灭了明国在关外的所有兵马,他所有城池现在就如没穿衣的娘们一般趴在咱们眼前,咱们要是不取,老天爷都会降怒于我们的”

“十二贝勒,你别忘了,咱们可没有攻城器械”见阿济格和佟养性仍要攻打锦州,宁完我急了,忙提醒他最现实的一个问题,那就是金军可没有攻城的器械。

多尔衮不以为然道:“大凌河城中有的是工具,咱们连夜赶制,也能凑足攻城所需,这器械不是问题。”

“对,攻城器械不是问题,宁完我,你休要再在这危言耸听”阿济格狠狠瞪了宁完我一言。

宁完我一惊,朝范文程和鲍承先看去,二人却是对他摇了摇头,示意他不要再劝。

宁完我叹息一声,只得奈对皇太极道:“汗王若是真要攻打锦州,奴才也话好说,不过奴才以为最好是派一支人马试探一下,若是城内明军已做好防备,为免不必要损失,汗王还是撤军回去的好。”

“就你多嘴”阿济格见宁完我还在那说个不停,气得想冲上去踢他一脚。

胡大先突然从降将中钻了出来,信誓旦旦的对皇太极说道:“汗王,锦州城内根本没有什么兵,充基量就两三千团练和卫所兵,便是丘禾嘉征用民夫青壮助守,也济不了事。恕末将直言,这锦州确是好打得很。”

皇太极精神一振:“你确认城内就只两三千团练和卫所军”

胡大先重重一点头:“末将确认,汗王放心好了汗王要是不信末将,不妨问问张老大人。他最是清楚城内还有多少兵马。”说完,不怀好意的朝张春看去。

“耻”

张春气得拿起一只茶碗就向胡大先砸去,胡大先侧身一让,那碗一下砸在阿山身上,恼得阿山作势就要打。

皇太极却是心中一喜,张春这一砸岂不正说明胡大先所言非虚,那锦州城中真的没有兵马了吗

天助我也

空城不取,他日必为此城阻

皇太极眉头一舒,那边又有祖家人嚷着要他为祖大寿复仇,皇太极好不容易得了祖大寿这员良将,本要用他为征明先锋,哪知竟然被丘禾嘉给派人杀了也是气从心中生,不替祖大寿报这仇,他如何与一众降将交待。

代善在一旁察言观色,知道皇太极已经心动,便趁热打铁道:“既然锦州甚守兵,便请汗王率儿郎们攻打,一来取城中财富弥各旗损失;二来也可就此占了锦州,以锦州为基,再攻宁远;三来嘛,也可一洗当年宁锦之战之辱。”

皇太极当下再不迟疑,却也没有冲动,而是喝令阿济格道:“阿济格,明日便由你领镶红旗督四千汉军降卒攻打锦州”

阿济格大喜,重重应了一声:“臣弟领命,明日必将锦州城献于汗王”

济尔哈朗见皇太极决定攻打锦州,可奈何,好在皇太极要阿济格率部攻打,没要他正蓝旗上,这样即便有伤亡,也是镶红旗的事,只要正蓝旗实力不损,他才懒得理会这锦州打还是不打。

胞兄首攻锦州,多尔衮和多驿也是兴奋不已,两兄弟商量着是不是从旗下各拨几个牛录给镶红旗,好让阿济格能够顺利拿下锦州。

当下,阿济格领命抽调四千汉军降卒,多尔衮则带人进城取了明军器械,要随军的汉军工匠和降卒连夜赶制攻城器械。其他各旗则做好相应准备,大营中忙碌异常。

金兵闻知明日要攻打锦州,那城中又屯满粮食财帛,还有数汉人百姓,还没几个守军,都是雀跃不止。连日大战,伤亡太大,所获又少,正需要锦州城中的明人物资补充。一时间,金军战意盎盛,均磨拳擦掌,士气大振。皇太极巡营看了,也不禁觉得自己决定正确,正应一举拿下锦州以慰将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