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3节(1 / 2)





  “好,我会尽力的。”马南湘的如意算盘越打越响了。

  三女一男合计到大半夜才散场,陆晴川这时还趴在煤油灯下给李远征写信。

  “哎呀!”

  听到她无头无脑的叫声,陈小凤急忙爬起床,“川川,怎么了?”

  “忘了一件大事!不行,明天要去一趟乡里。”

  第二天,陆晴川直接上邮电所找赵涛,写第一封家书的时候,她带了封信让李家转交给李远征。可她忘了交代回信的地址,晓芬阿姨肯定把落烟坪的地址告诉了远征哥哥。

  根据她对李远征的了解,他肯定会在收到信后第一时间给她回信。只要信寄到落烟坪,林大军就会晓得远征哥哥的工作单位,这对远征哥哥来说非常危险。

  “赵涛哥,你好!”她运气不错,赶在了小赵上班前赶到。

  小赵停放好绿单车,“小陆,你来得正好,有很多东西等着你签收呢!这些天没来,我都差点让人捎信儿给你了。”

  前段时间,她妈妈和晓芬阿姨都说要寄东西给她,想不到这么快就到了。

  有一大箱秋冬衣物、一箱饼干、糕点,半斤红糖是李大伯寄的。

  除了这些,还有他们家寄的20块钱、30斤粮票,以及李家寄的20块钱、50斤粮票。

  “你真幸福,这么多人关爱你。”小赵乐呵呵的让她填写收款单。

  是啊,被这么多人关心的感觉真好!幸福的感觉真好!陆晴川掩饰不住眉眼间的笑意,“赵涛哥,没有南省来的信吗?”

  “没有,”小赵顿了顿,“不过,今天的信件还没到。你照着单子把东西清点一下,千万莫漏了。”

  东西一一清点之后,陆晴川拿了两包糕点给小赵,以后还有很多要麻烦他的地方呢!

  小赵起初不肯收,陆晴川一再强调是给他家里孩子老人吃的,他便不再推迟,这种糕点包装很漂亮,一包云片糕,一包桂花糕,他在乌梅县城都没见过,家人一定觉得很稀罕。

  “那就多谢了!到时只要是南省的来信,都等你过来拿。”小赵客客气气的表态,“东西这么多,要不要给你找个牛车?”

  陆晴川听说他有熟悉的牛车夫特别高兴,往后要拉进拉出的东西多着呢!

  第九十四章 开始囤粮

  拉牛车的是位70来岁的老大爷,姓邓,不苟言笑,但人很好,据说是黄伞坡生产大队的。

  陆晴川跟他商量道:“邓大爷,等我买点东西回来再走,要不要得?”

  周老大爷狠狠的吸了口叶子烟,闷声闷气的回答:“要得!”

  那个年头的人,心思比较单纯,况且 又是小赵介绍的,陆晴川很放心的将包裹放到了牛车上,一路小跑往收购站去了。

  这个时节收购站的生意很萧条,身材矮矮胖胖的杜主任正趴办公桌上打瞌睡。

  “同志,折耳根怎么收的?”一位大娘风风火火的跑进来,对着陆晴川问道。

  陆晴川带着歉意的笑笑,“我不晓得,你问她吧!”

  听到说话声,杜主任睡眼朦胧的直起身来,“有什么事?”

  “折耳根多少钱?”

  杜主任朝她手上瞅了瞅,“东西呢?要看到货才能定价。”

  大娘又风风火火的跑出去,担着两捆软趴趴、黑乎乎的折耳根进来了。杜主任皱着眉头翻了几下,“里面的晒都不干,还有点长霉,六分三一斤,你看怎么样?”

  果然跟记忆中的价钱差不多。这样的都能卖六分三,那她的价格会更好一些。陆晴川心里有了底,又跟杜主任进行了交流,基本上她说的东西,这里都收。但禁止个人买卖,送来的东西必须要有公社和生产队的证明。

  在这里问得清清楚楚后,陆晴川又去了粮站,在仓库门口遇上了黄芸芸。两人打了几次交道,黄芸芸见她没有恶意,对她的态度好多了,主动打了招呼,“又来了?”

  陆晴川点点头“嗯,过来买点粮食。”

  “不是买没买多久吗?你们落烟坪要闹饥荒了?”黄芸芸一本正经的开玩笑,听起来很冷。

  “我们挣得少,吃得多,怕挨饿,所以买多点。”

  陆晴川这次买了148斤大米,把她存的,以及家里的粮票床花光了,钱倒还有五十多块。

  邓大爷一边往车上装粮食,一边说:“女伢子,一看你就家世好。”

  陆晴川扯了扯身上的补巴裤,“大爷,我穷着呢!”

  “这个年头,有钱人才晓得存粮食,粮食比什么都重要。没有它,就没有命。”

  他的感叹听得陆晴川心里发酸,她也很想叫大家多存点粮食,但队民们都是自己种粮自己吃,哪个手里有粮票?没有粮票,就算有钱,也买不到粮食。

  邓大爷心思很细,特地用稻草把粮食盖住,“这年头啊,不光财不能现眼,粮也不能现眼。到了地方,你可要藏好了。”

  “多谢邓大爷提醒。”陆晴川起初有些担心,怕他乱说。现在听了真心实意替她着想的这番话,提着的心放了下来。

  到了干狗岭,陆晴川下了车,不紧不慢的跟着牛车走。

  一路上,有很多人认出了邓大爷。两个生产大队隔得近,哪个不认得哪个?

  邓大爷口风很紧,无论别人怎么问,他都一口咬死,说是拉回黄伞坡的东西。

  “邓老头,你去黄伞坡,干嘛走我们这里?”

  周长庚伸了几次手,想揭开稻草看看,都被邓大爷毫不留情的挡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