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5节(1 / 2)





  “真是活该。”苏向东看着周时芳的背影,声音中带着忿恨。

  “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苏慢压低声音,这真是太解气了。

  让苏向东带着猪肘子先回家,苏慢去苏建党家接糖包。

  第25章 修拖拉机

  一看到苏慢,糖包马上飞奔过来,大眼睛闪亮亮地看着她。

  苏慢把糖包抱起来,蹭蹭小脸蛋,小家伙最近长肉了,抱着还挺沉。

  “大奶,婶子,我们先走了。”苏慢说。

  “诶,慢走哇。”

  离开苏建党家,苏慢牵起她的小手问:“糖包今天开心吗?”

  糖包鼻尖上沁出细密的汗珠,姐姐牵着她的手让她很有安全感,她抿着嘴笑,扬了扬手中的皮筋,意思是跟小朋友一起跳皮筋了。

  回到家之后,苏慢把两个大肘子洗好,加入各种作料放到大锅里炖煮。大锅里咕嘟咕嘟冒泡,她在灶膛里添了粗树枝,让苏向南看着锅灶,之后找出纸笔,开始写字。

  苏向东手里拿了几张纸币走过来,他说:“这是我这些日子挣得四十多块钱,你收着吧。”

  苏慢接过钱暂时放在桌子上说:“咱家现在一共有一百一十多块钱,咱生产队能拿出这么多现金的人家都不多,所以你不用为钱的事发愁。”

  说完,她递过一张纸说:“在上面签字。”

  苏向东拿过那张纸,轻轻念了出来:“保证书。”

  “对,先签字,再背下来。”苏慢说。

  苏向东抿了抿唇说:“我答应过你不会去黑市,就是不会去。”但他还是拿了笔,在上面郑重签下自己的名字。

  苏慢了解苏向东,他很有主见,不爱听别人的建议,但是只要他做出承诺,他就会遵守,她倒不用担心他以后再去黑市的事情。但他们都需要仪式感,让这件事变得更郑重其事。

  “我保证,以后绝对不会去黑市,不管是什么原因,不管是什么目的,不管家里多急需钱,都不会去。”苏向东把保证书的内容背了下来。

  苏慢满意地把保证书收了起来。糖包一直在旁边看着他们,大致能听懂他们在说什么,踮起脚尖,朝苏向东勾起小手指,是要拉钩的意思。

  苏向东扬扬唇角,弯下腰,跟糖包拉钩:“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盖章。”

  苏慢把可爱的小糖包抱在腿上,给她手心里塞了一块奶糖,然后跟苏向东说起以后的打算。

  “我建议你还是去上学,读了高中就能找个好点的工作。”苏慢说。很想告诉苏向东以后高考恢复可以考大学,他知道这一点之后八成会重回学校,可是她不能说。

  苏向东目光炯炯地看着她:“姐,你真认为应该多读点书吗?”

  “那肯定啊,读书总比上工强,上工除了付出体力劳动,还能学点农业技能,可有什么用,难道一辈子种地?”苏慢说。

  苏向东语气坚定:“那就你去上学,我挣公分总比你强,你一天最多挣六个公分,我能挣十个公分,另外我也会想别的办法。你上了高中拿个高中文凭也许就能找个好工作。”

  说来说去,竟然让她去上学。苏慢很清楚的是,现在大部分是接班制,像他们这样没门路的人,即便高中毕业也没办法获得工作。不知道这是不是苏向东抗拒上学的原因之一。

  她能理解苏向东的想法,如果她没有淘宝,靠一己之力养活他们四个确实有点难,不过她不是有淘宝吗,起码不用担心饿肚子。

  如果她是苏向东,也不会自己去上学,让姐姐一人养家糊口。

  两个人无论如何都无法达成一致,争议暂且搁置。

  猪肘子炖了两个小时,等熟透之后,大火收汁,等汤汁变得浓稠后停火,把肉香酥烂、皮色红亮的大肘子盛了出来。

  到处弥漫着扑鼻诱人的肉香。两大一小已经把米饭盛好,眼巴巴地在等。肘子炖得熟烂,苏慢用筷子不费力地一夹,就能夹下一大块连肥带瘦带肉皮的肉,沾了汤汁夹到糖包碗里。

  苏向南早就迫不及待地朝肘子下手,送一块到嘴里,烫的直吸气说:“好吃。”

  苏向东矜持一些,先夹了一块给苏慢,然后自己才开动。

  他这个小动作被苏向南看到,奇怪地说:“二哥你咋还给姐夹菜了,我感觉你们俩的关系好像好了一些,说不出来的感觉,你们俩不会有啥事瞒着我吧。”

  苏向东不说话,端着碗扒拉着米饭,几乎把头埋进碗里。

  苏慢也给苏向南夹了一块:“快吃吧,肉都堵不住你的嘴,今天吃饭晚,吃完你马上得去学校。”

  下午,兄弟俩一个上工,一个上学,苏慢带着糖包在家,她烧了一锅热水,准备洗头。她的头已经完全好了,结痂也已经脱落,这些日子她都没洗头发,夏天又爱出汗,头发一股汗酸味,纠结在一起,像是带了顶帽子僵得头皮难受。

  洗完头发,干净清爽多了,把头发编成两条短麻花辫,刚要带糖包上山,听到有人敲门:“苏慢,在家吗?”

  是妇女主任的声音,苏慢刚要去开门,突然灵光一闪,赶紧进屋拿起纱布往头上缠,等纱布缠好才打开门把人迎进来。

  妇女主任看着她头上的白色纱布问:“苏慢,你能上工去了不?”

  苏慢很庆幸把纱布又缠在头上,她的三十天带公分的假期已经休完,如果她的伤已好,不去上工,年底也会按人头发基本口粮,这样生产队的人就会有意见。她实在是不想去种地,自家院子里还有那一点自留地还行,毕竟有能赚钱的预期,她甚至还能体会到一些田园乐趣,可要真让她天天下地,她真是不愿意,只能装作伤还没好。

  她摸了摸头,脸色有点白:“桂兰婶子,你进来呆会吧,我伤还没好呢,时不时就头疼,犯迷糊,还得休息一段时间。”

  梁桂兰很爽快:“行,我就是来问问,跟大伙有个交代,我可跟你说,苏向东最近也总请假,你们家这样的话,年底公分粮分不了多少,你们四个粮食可不够吃。”

  苏慢点了点头:“婶子我知道,苏向东以后不请假了,我等伤好了也赶紧去上工挣公分。”挣公分是不可能的,还不如找点东西去淘宝上卖。

  而且等到秋收之后,粮食够吃的人家极有可能只有她家。

  梁桂兰走后,苏慢照例带糖包上山采摘黄花菜和桑葚,下山的时候看到一片野生的长得挺茂盛的烟叶,有的叶片经络已经是白色的,叶片下垂,成熟度正好,苏慢想应该能派上用场,都给摘下来带回家晾晒。